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不爱听讲、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爱听讲、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6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做育儿和家庭教育研究以来,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求助:

孩子一年级(有的是二年级、三年级),别人在课上做题时,他就一直玩,怎么说都不动手写,老师一直投诉;

课堂纪律不好,下课也和同学打闹,惹得同学向老师告状,老师又向家长告状;

在家写作业也是磨磨蹭蹭,爸爸妈妈怎么催都不行;

作业品质也不高,经常被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搞得爸爸妈妈头疼死了……

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爸爸妈妈到底该怎么办?

真心爸妈认为,孩子的这些表现,每一个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和孩子寻求关注、合作水平不足、成就感不足三个深层原因密切相关。

这三个因素,都处于育儿和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层面,做好充分关注孩子、帮孩子提升合作水平、帮孩子建立成就感这三件事,不但能帮孩子顺利渡过幼升小的适应阶段、小学低年级的几年,还会会为孩子整个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打下一个好基础,可以说,有了好开端,轻松十二年。

孩子不爱听讲、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原因之一:寻求关注解决办法:充分关注孩子

每个孩子都本能地寻求关注,尤其是父母的充分关注。

如果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的关注不足,就很可能用上各种各样“淘气”、“不听话”的方式,比如你说什么,他都不听,故意做你不让他做的事,惹爸妈妈妈生气——尽管这种方式看起来不太积极和正面。而且,更糟糕的是,孩子还会把这种方式用到学校生活中,在学校也表现得各种不听话、各种淘气。

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爸妈为孩子淘气求助,通常会同时描述,孩子在学校也这样;为孩子在学校的不听话求助,通常也会同时描述,孩子在家也是这样。也就是说,几乎不存在在家里表现很好,在学校表现很差,或者在学校表现很好,在家里表现很差的孩子。要好,会一起好,要差,都是一起差。

一些家庭是妈妈带得比较多,爸爸和孩子相处比较少,孩子会用这种方式寻求爸爸的关注;一些家庭是老人带得比较多,父母带得比较少,孩子会用这种方式寻求父母的关注。

有的父母可能会疑惑,老人带孩子,疼爱肯定是少不了的,有时甚至会溺爱,孩子怎么会缺乏关注呢?

但事实上,老人带孩子,对孩子照顾得会很多很周到,但通常对和孩子相处的细节关注不够,不能体察孩子的需求、心思,用心理学的解释,孩子经常会处于没有“被看到”的状态,他想要被看到,就得做点什么不寻常的、能引起大人注意的事。

很多父母也是一样,看起来是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看到”孩子他自己。所以,为数不少的孩子,处于缺乏关注、渴求关注的状态。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他学业、学校生活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那些特别特别细节的地方,比如他开不开心、他说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他今天想吃什么,他出去想玩什么,等等等等。

那么,如何改善呢?办法就是,给孩子充分的关注。我们自己的经验是,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的关注越多,越不会故意淘气、不听话,因为用不着。

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增加一家人相处的时间。尤其是爸爸,最好多点时间陪孩子。让孩子充分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爸爸妈妈都关注他,或者换句话说“围着他转”的感觉。可能有人会担心这样会把孩子惯坏,我们觉得不会的,孩子越满足,越不会惯坏。

第二,平时减少对孩子身上那些“负面现象”的关注,多和孩子聊天,鼓励孩子充分表达他自己的意愿。这样孩子和大人都会很享受,孩子也会摆脱一和爸爸妈妈相处,父母就不听督促他写作业、问他在学校的情况、让他改这改那的处境。

第三,接孩子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交流,这样会让孩子处于一种被动的“被关注”的状态,让他很不舒服。如果有什么需要和老师沟通的,爸妈可以自己跟老师微信沟通,或者必要时跟老师见面沟通。

原因之二:孩子的合作水平不足解决办法:在家里从细节开始,营造好的亲子合作状态

真心爸妈特别关心和孩子的合作,我们第二本书的主题,就是“和孩子合作”,而且我们认为,育儿和家庭教育,本质上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前面说的孩子那些“不好”的表现,也可以从“合作”的角度来看:有这样表现的孩子,他的和父母的合作水平通常是不高的,因此也难以与老师达成高水平的合作。

这里说的合作,不是要求孩子“配合”老师的要求,或者“配合”爸妈的要求,这是服从,不是合作。

合作是双方的事,对孩子来说,就是他懂得什么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什么时候需要做出让步,配合老师或者父母的要求,以和父母、老师、同学达到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让自己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既能保持自我,也和外部环境不频繁冲突。这是孩子的社会能力的一部分。

对父母来说,就是懂得什么时候可以要求孩子配合,什么时候自己需要做出让步,以避免只要一和孩子在一起,就得不听命令孩子、管教孩子的状况,让亲子之间的相处,随时保持彼此轻松、舒适的状态。这是做父母的能力的一部分。

孩子在家和父母、祖辈合作的状态,以及他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合作的状态,其实是一体的。经常被老师投诉的孩子,和家人相处的状态也不会特别好,可能会有顶嘴、抬扛、讨价还价等情况,或者类似的表现,比如通过耍赖达实现自己的要求等等。同样,和父母合作不好的孩子,和老师同学的合作状况,也不会太好。

孩子的合作能力,是在和父母的相处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提升孩子的合作能力、合作水平,还得从家里着手。

真心爸妈的建议是,父母遇到前面描述的状况,需要暂时放弃要求孩子到家就麻利地写作业、放弃要求孩子马上改变在学校时别人都干活就他一个人玩的状况,先从最最基本的层面——生活上的合作开始。

比如,和孩子商量今天吃什么,明天穿什么,后天到哪儿玩,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当突破口,把它调整到孩子大人不需要抬扛、不需要争执、大人不需要批评孩子、孩子也不需要抗拒大人的状态,就是那种大家都觉得特别舒服的状态。

孩子一旦在具体的生活小事上找到这样的状态,就很容易再到其他的事情,比如写作业、学校生活中去找这样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会让他很放松、很舒服。

这是家庭教育最底层、最基本的东西。在这样的基本面上做好了,它们之上的层面,比如具体的学业表现,才会好。

原因之三:孩子在学校的成就感不足解决办法:帮孩子一点一点建立成就感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成就感,或者叫优越感,是人们做事的最重要的心理动机。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的“心流”的概念,讲的也是这个问题。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件事上获得了特别积极的感受,他就会享受这种感受,并且努力保持这种感受,即便过程很艰苦,也在所不惜。很多学习特别棒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学霸”孩子,其实都是因为有这样的感受,才会“上瘾”一样地学习的——成就感确实会让人上瘾。

而对该认真听讲时不听讲、别人在课堂上认真做题而他在玩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成就感,显然还不存在。成就感不足,他就更不乐于投入学习。没有办法通过学业表现赢得关注,他就会用其他的方式,比如故意违反学校纪律、故意不听老师的话、故意骚扰同学去赢得关注,换句话说,孩子会去追求不那么积极的成就感。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其实还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阶段,这个阶段帮孩子建立起学业上的成就感是最重要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前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基本上小学的后几年乃至初中高中,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学习了。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一点一点地帮孩子建立在学习上的成就感呢?咱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妈妈跟我讨论说:

孩子二年级,每天都会做口算练习,老师会让做得全对的孩子到讲台上合影,把照片发到家长群里,我们家的孩子,老是马虎出错,不但没有成就感,还每天都受到打击。

其实口算作业这样的小事,正是爸爸妈妈帮孩子建立成就感的好机会。因为它一点都不难。爸妈可以和孩子商量,咱们先不管别的,就想办法每天把口算作业做得很棒。做得棒,就容易得到表扬,孩子看到自己在群里被表扬了,成就感自然就有了,下次口算作业,他会更认真、对自己要求更高。

很多爸妈都关心孩子是不是一放学就抓紧写作业,而且经常就写作业积极不积极和孩子发生小冲突。在真心爸妈看来,这样的努力,方向就不对。

孩子什么时候写的作业,和孩子在学习上能不能获得成就感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作业做得好、被老师表扬,就直接带来成就感。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有作业困难,爸爸妈妈应该放弃催促孩子早点写、快点写,改成帮助孩子提高作业品质,争取让孩子每次作业都得到“优减”以上的评价。

一点点表现好了,一点点开始被表扬了,孩子的成就感自然就来了。有了成就感,不用爸妈说,他自己听课质量、在学校写作业的认真程度,都能提升。方向找好了,大约一个学期,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在学校的表现,就会有明显的改变。

关于孩子的成就感,我们还有一个父母如何与老师合作的建议:

孩子的这种状态,老师肯定也着急,如果不能改变的话,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会越来越差,这里千万不要认为老师是故意的、对老师产生什么看法,换成咱们自己,也是会对那些在学校表现好的孩子更喜欢一些的。

所以最好自己先分析明白,找到在自己家里帮助孩子的思路和办法,然后找个时间,跟老师好好沟通一下,特别谦虚地表示,我们正在调整和孩子相处的一些方式,帮孩子改变,也把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和老师沟通清楚,然后委婉地请老师先不要着急、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慢慢适应,慢慢改变。也可以请老师找一些小机会,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

学会从家庭教育的最基本面着手

总的来说,要改变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作业状态也不佳的状况,最根本的办法是,从和孩子相处的基本面、最细节的地方做起,放弃不停批评孩子、跟孩子讲道理的方式,去找到那种和孩子彼此都放松、信任、舒服的状态,然后找到一个小的方向,帮孩子建立在学校生活中的成就感。

孩子的整个家庭教育,其实都是如此,要着眼于那些最基本、最底层的地方,不急于一个一个处理表面现象,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那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

这就像治水,河流之所以会泛滥成灾,问题不在水量,而在河道。你忙于应对,从河里一瓢一瓢往外舀水,或者这里一下那里一下,忙着堵河堤上的小口子,除了把自己累坏,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大禹的父亲治水,用堵的办法,失败了,大禹从疏浚河道入手,成功了。我们教育孩子,也要学会供根本之处着手,而不是只治理表面现象。

有的父母遇到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的状况,马上就慌了,才刚上小学就这样,以后还怎么得了?!于是慌不择路,马上使出批评、监督甚至打骂等强硬手段,希望改变孩子,但常常无奈地发现,你给他讲道理,让他在学校不要这样那样,根本就不管用;你在家盯着孩子做作业,除了让大人更加焦虑,对孩子也根本不管用。不客气地说,这样不但帮不了孩子,而且是毁掉孩子的开始。

所以爸爸妈妈们,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千万不能慌,要相信自己,要去从孩子家庭教育的基本面入手,用对办法,你肯定能“救”得了孩子,而且,也只有你能“救”自己的孩子。

附:我和几位妈妈讨论的一些具体问题

问:我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明明只用很短时间就能写完的作业,他就是不想开始写,开始了也是边写边玩儿怎么办?

答:孩子的这个现象,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磨蹭、没有时间观念,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只是督促孩子快点写、问他为什么不写、给他讲时间管理的大道理、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肯定不管用。要去找更深层的原因,别只是跟孩子几点开始写较劲。

问:孩子在课上不干活,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有一次还把他作业本扔地上,要不要找老师沟通?

答:老师的态度,偶尔会有不太适当的地方,不过没有办法期待老师改变,或者希望老师能帮助孩子改变。其实老师蛮头痛这样的孩子的,也肯定想把孩子教好,但一个老师对好几十个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对一个孩子下细致的功夫。所以还是得爸爸妈妈想办法帮助孩子。

问:其实一些日常小事,我们都在和孩子商量,也能满足孩子,但是有些事,比如说好了每天几点睡觉,孩子就很不合作,总是在讨价还价怎么办?

答:那么先改变一下每天和孩子就几点睡觉讨价还价的状态,孩子偶尔晚睡点没关系,我们自己是那种对作息时间要求不很严格的父母,孩子的时间,都由他们自己掌控,慢慢他们就建立起自己的自律了。

放弃这个要求,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合作。对父母来说,合作意味着自己也要做出让步,不要求孩子所有事情都要“配合”父母的要求的。合作是双方的,配合是单方面的要求,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问:那作业时间呢?也让他自己掌控吗……大人就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干预他?

答:可以考虑不每天督促写作业,相信孩子是有理性的,跟孩子明确作业要保质保量完成,但什么时间写,他自己掌控。作业问题解决不好,孩子在学业上的其他表现就很难特别好。孩子能学会自己把作业管好了,也就能学会上课好好听讲、按老师要求完成课堂任务了。

问:作业要保质保量,爸妈要检查吗?还是让孩子自己负责?

答:孩子小学低年级时,作业可以检查的,让他写完后找爸爸妈妈来看,大人不要在他写作业时在一边紧盯着。

问:那如果孩子就是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作业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质量不高……应该怎么处理呢?

作业时间的问题,可以这样:把预期的时间延长点,多给孩子一点时间,一、二年级的孩子,确实还不会特别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可以和孩子约定,你每天9点完成作业,然后找爸爸妈妈来帮助检查,有错的地方,咱们马上改好,然后洗涮涮9点半睡觉。

质量不高的问题,可以每天开始时跟孩子对一下作业项目,问问孩子哪个有困难,需不需要大人帮助,如果需要,就先把孩子觉得困难的部分帮孩子讲清楚、解决掉,然后再让孩子独立去做没有困难的部分,这样质量就比较容易保证了。

还有,孩子有困难的部分,大人的态度一定是帮助,不批评、不责备,让孩子毫无压力地找大人给讲解。那种发现孩子哪里不会,大人马上就变脸的办法,最伤害孩子写作业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