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体贴孩子”和“宠溺孩子”区别在哪?这个小故事让人深思

“体贴孩子”和“宠溺孩子”区别在哪?这个小故事让人深思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5.5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是一位嫁到犹太家庭的台湾麻麻写的。全家出去玩的旅途中,大女儿把贝壳丢了,从此展开了一段令人深思的教育过程……这是个发生在几年前的故事。

犹太新年假期,我们一家人开车来到了中部的小镇阿斯克隆拜访朋友的父母。阿斯克隆靠地中海,有着美丽的白细沙海滩,以及蓝蓝相连的天空及海平面,海面平静,波浪轻摇。

出生后就住在沙漠里,玩水也都是在游泳池里的老大小雅第一次看到贝壳,宛如珍宝,让她爱不释手。我们陪她捡了一大袋,捡到日正当中、超过我们预期的时间、妹妹开始肚子饿哇哇叫,她才满足的跟着我们赶回朋友家洗澡、收行李。

等洗好澡、清理完从海边带回的沙子、收完行李后下楼跟朋友的父母道别时,小雅突然发现贝壳不见了!她的直接反应就是号啕大哭,眼泪跟珍珠一样一串串的流下,嘴里不停的喊着要贝壳。

雅爸跟我思索着可能遗失的地点后,雅爸带着她回原来的房间寻找,其他人也帮在客厅及户外到处搜寻。大家几乎连垃圾筒都翻过来找了,就是找不到那一袋离奇失踪的贝壳。

跟着雅爸回到客厅的小雅,仍然持续哭泣中,眼泪还是成串成串的掉,看起来是很难过,不管大家如何安慰都没有用处。

雅爸望着我,似乎是在询问我该如何处理这个状况。

“体贴孩子”和“宠溺孩子”区别在哪?这个小故事让人深思

那时是下午一点钟了,习惯中午十二点就吃饭、一点就睡午觉的妹妹被我塞了一点点饼干,又饿又累、很不高兴的坐在婴儿椅上。回头的车程有5、6个钟头,再加上还要吃中餐,天黑前几乎是赶不回家了。而雅爸的眼睛有一点弱视,虽然不防碍平日开车、作息,但摸着黑开山路回家多少有些吃力,我打从心里不希望这个状况发生。

所以,我心中的答案是:就让她哭吧!赶快赶回家比较重要。反正小孩的情绪一下下就过了,说不定等一下就忘了有贝壳这件事,大人那么认真做什么?再说,这不是人生吗?人生本来就有很多无奈又没有办法处理的事情,让她学习也不错啊。我跟雅爸两个人没骂她没好好拿着袋子就已经够好了,不是吗?

话还没有说出口,雅爸却象是下了决定一样,低头跟小雅说:“爸爸带你回海边再捡一次贝壳!”

听到这句话,小雅马上就破涕而笑。既然雅爸已经跟小孩做了承诺,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我们告别朋友的父母,快速的上车前往海边。朋友的妈妈拿了个塑胶盒给小雅,告诉她这次捡好贝壳要放在盒子里收好,不要再掉了。

开车后雅爸突然想到什么的转头过来问我:“我这样会不会太宠小孩了?我知道我们有时间压力,但我实在不愿意好好的一个旅行结束在不愉快的经验里。”

“反正要开车的是你,你愿意为了让她高兴而摸黑开山路,我是没意见。”我心里觉得犹太人真的是很宠小孩,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到了海边,雅爸跟小雅说:“现在爸爸抱着你,我们快快的到海滩上捡贝壳~只捡贝壳,不玩水,不做其他的事情,然后就要快快的回来。因为大家肚子都饿了要吃饭,而且我们还要开长程回家。”

过了20分钟,小雅堆着满脸的笑容回来,骄傲跟我展示了一盒满满的宝贝。“伊妈,我跟爸爸把沙滩上的贝壳全部都捡回来了,没有一片留下来。”她很快乐、很满足的跟我说。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看着小雅。

她安安静静的、心满意足的不停的玩着、看着贝壳、一直跟我唠唠叨叨的说着每个贝壳有什么不同、就连沉沉睡去时,怀里也还紧紧抱着他们。失而复得的愉悦并没有让这个快4岁的小孩情绪高涨,反而有着浓浓的小心翼翼及珍惜。

我望着她熟睡中的嘴角还微扬的小脸,忍不住跟雅爸说:“也许你是对的,也许回头去捡贝壳是对的,也许这不是宠小孩,而是体贴小孩的情绪。至少我们不会有个沿途一路哭回家的小孩。”我突然想起,依小雅的个性,会哭很久代表她真的很伤心,而弄丢她心爱的玩具这种坏事她一定记很久,伤心很久。

想到这一点,愧疚的情绪开始荡漾。

为什么我之前在看待这件事时,“回头再去捡贝壳”这个选项从没有在我心中存在过?我是不是太轻忽小孩的情绪了?是不是太以大人的需要为中心了?而太不同理小雅的眼泪了?她不就也就是3岁多,粗心忘了某样她心爱的东西不是很正常吗?我又怎么可以一厢情愿的认为反正哭哭就过了呢?再说,我们又不是赶飞机之类的,为什么不能为了小孩多停一下下?我又为什么会觉得这样就是在惯小孩呢?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的经验,记得我小时候的伤心。”雅爸慢慢的开在漆黑的山路上轻描淡写的跟我说“我爸爸就是那种打死也不可能为了小孩、老婆而多绕点路,多等一点时间的大人。

“有好几次的旅行,我都在遗憾、伤心和失望中度过。也许是忘在旅馆的那只小熊、也许是忘了买的一张明信片,可是我当时只是个小孩啊!我会犯错,我会忘记,为什么就是不能给我第二次机会?也许我就会更珍惜,也许我就会愿意学习着变得更好……结果后来想起那些行程,都只记得最后的伤心,以及父母对我的不谅解……

“我不愿意成为像我父亲一样的爸爸…,我希望小孩以后会记得小时候犯错是被允许与包容的,只要他们能够好好掌握住第二次的机会!”

如今好几年过了,那盒不甚美丽以及多样性的贝壳仍是小雅的最爱,里头有着“失而复得”、“受伤的心情被同理与弥补”的满满的爱。她后来先是把事件画了下来,再大一点,等到会写字了,甚至把这件事写成故事,赢得了老师的赞赏跟同学的感动。

现在,贝壳就被收放在客厅入口的玻璃容器里。每次当我为了小孩的过错而暴跳如雷时,那些贝壳就会让我回忆起那天小雅回程中熟睡中嘴巴微扬的小脸,提醒我在下结论之后,重新思考小孩的态度是来自于娇纵,还是来自于能力上的不足。

我也一直记得那天雅爸的拜托:小孩只是个小孩,请记得给小孩再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