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最不喜欢听父母说哪些话

孩子最不喜欢听父母说哪些话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1.3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数据揭示真相:中学生最期待家长这么说,这么做!数据真相:孩子最不喜欢听到的话,30%的学生认为,“快点”“多吃点”“早点睡”“早点起床”。

孩子最不喜欢听父母说哪些话

中学生对生活方面事无巨细的关心极为反感,他们不喜欢像小宝宝一样被管着。

“你懂什么”、“不听我的话你一定会后悔的”、“想当初我……”

23%的学生表示,父母喜欢代入过去经验,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盲目指导,甚至随意评论。

时代不同了,大多数中学生希望父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现在的环境,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要主观臆断。

中学生最乐意听到父母说哪些话呢?

超过36%的同学表示,希望父母多鼓励自己、多夸奖自己。

从具体的事情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不吝表扬,这些话都会让自己印象深刻。

24%的同学喜欢听到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开心事

9%的同学和父母唠家常会感觉开心

5%的同学乐意和父母畅想未来

从这点上看,大部分同学看到父母开心时,无论谈什么,都会觉得很幸福。

最反感的父母行为

关于最反感父母做的事,同学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

42%的学生特别反感父母在不了解情况时就妄下判断,随意归因,给自己乱贴标签。

比如不够聪明,学习的状态不像高三学生,喜欢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等等。

37%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自己在学习时被干扰。具体的表现行为有:

家长盲目督促学习

家长一定要和自己挤在一起做事

家长不敲门突然冲进来

家长动不动就找茬询问学习状况

擅自找老师

趁孩子不在乱翻东西

强行把一切事情都与学习和考试联系起来

还有一些同学反映,家长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明明是为了我的事起冲突的,又不让我搀和。”

孩子特别不希望爸爸妈妈吵架,或者吵架了还不把自己当家庭一员。

家长吵架,还非要让自己不受吵架干扰,好好学习。可这时候怎么能好好学习呢?

最期待的父母行为

谈到最希望父母做的事,超过38%的学生将关注点投向了吃,他们希望父母多给自己做些好吃的,多带自己出去吃好吃的,有时候也可以带自己出去走走。

令人感动的是,21%的同学期待爸爸妈妈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他们希望看到父母开心。

13%的同学则表达了更进一步的期望,他们请求父母不要总以孩子为中心,能多关心自己,去开拓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会让他们感觉很安心。

中学生家长多是人到中年,面临较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

但是,家长既不能将压力传导至孩子,也不要开口闭口就是学习。否则,家里就会失去温度,丧失生活的气息。

家长应该多分享平时工作生活中的开心事,多给孩子做些好吃的,有条件的出去吃好吃的,也可以一起出去走走。

中学生家长谨记“四不要”

▼ 不要过度关心

绝大多数学生不欢迎我们的过度关心,甚至希望我们“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

我们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一会送牛奶,一会送水果,借关心之名,行监督之实。

无关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

最好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需要你时很快就能出现在他身边,不需要时,几乎感觉不到你的存在。这就是“投其所好”,就是“顺水推舟”。

要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可以适当允许孩子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让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有好处。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

不过度关心,这是一种学问和技巧,需要大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

▼ 不要过度焦虑

以往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还没到紧张关头的时候,自己先就有了变化:

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不能寐。

怕孩子的成绩大起大落

怕孩子失去学习信心

怕孩子生病浪费时间

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学习

怕孩子谈恋爱影响成绩

怕孩子对学习不上心、不着急

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殊不知,家长的情绪可以直接传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不少孩子曾经表示,自己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就来自于关爱他们、呵护他们的父母。

许多时候,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孩子压力的主要来源。

不过度焦虑,充当一个减压者,而不是一个施压者。

▼ 不要盲目攀比

有些家长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给自己家的孩子施加压力。

经常刺激自己的孩子,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习、对考试产生恐惧、厌恶,更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方方面面都没有参与的兴趣,缺乏一技之长。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要守住一颗最可贵的平常心。

▼ 不要缺乏沟通

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的父母会让孩子极其反感。

但是,与孩子没有交集,好像两条平行线,这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要认识到和孩子谈心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8%的家长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并且进行比较多的语言交流。

能够经常和父母谈心和沟通的孩子,心理大都比较健康,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

相反,缺少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比较差,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疾病。

家长待在家里,就是为了与孩子更多接触、交谈、沟通,而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

应讲究家庭民主,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有不同看法,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沟通解决。

多和孩子共进晚餐,谈论愉快的话题。

忙里偷闲,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走进大自然,带孩子到户外踢踢球,散散步,听听音乐,以此来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疲劳。

此次面向中学生的调查,令我们警醒,引我们深思。

少说孩子不爱听的,少做孩子反感的行为,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放纵和溺爱孩子。

说对的话,做对的事,赏识孩子,多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秀,他内心成功的欲望和激情才会被激起和燃烧。

除了好吃的,好穿的,有时候我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会让孩子们很满足,从而充满学习的动力。

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一些良性的心理暗示。

高效平和的沟通,正面积极的暗示,可以帮助孩子达成学业和人生的目标,更可以让孩子得到关爱的滋养和亲情的满足。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