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故事绘本 > 【鞭长莫及的故事】 鞭长莫及的成语故事 鞭长莫及的解释

【鞭长莫及的故事】 鞭长莫及的成语故事 鞭长莫及的解释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1.9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鲁宣公十四年,宋国扣押了出国的使者,于是楚国派兵攻打,宋国派兵想晋国求援,晋国大夫伯宗说:楚国强盛,我们晋国虽然强大,但不能和楚相争于是拒绝出兵,几个月后宋国求和,楚国带走了宋国大夫华元做人质。”

鞭长莫及的故事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 ‘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鞭长莫及的故事】 鞭长莫及的成语故事 鞭长莫及的解释

鞭长莫及资料

【注音】biān cháng mò jí

【解释】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

【简介】楚子伐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近义词】爱莫能助、力不从心、鞭长不及。

【成语举例】大元帅正有事于开封,欲救襄阳则鞭长莫及,不救则孤守襄阳之师不能自存。

                                        
【鞭长莫及的故事】 鞭长莫及的成语故事 鞭长莫及的解释 第2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