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孩子总喜欢拿别人东西,这样教育才有效果!

孩子总喜欢拿别人东西,这样教育才有效果!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8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知道你家的孩子性格是怎样的,但是做家长的要教会孩子各种做人的道理,孩子总喜欢拿别人东西,这样教育才有效果!

陈女士的女儿朵朵(化名)今年7岁,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前段时间,朵朵去邻居张先生家玩,没过一会儿便急匆匆回家,还跑到自己房间躲了起来。不一会,陈女士接到了张先生的电话,说自己女儿新买的钱包不见了,所以来问问是不是朵朵拿走了。陈女士赶紧拉来朵朵仔细询问,一开始朵朵还支支吾吾不肯承认,直到陈女士在枕头底下翻出那个钱包,她才辩解说是因为觉得钱包漂亮,想先拿回家玩两天。看着女儿战战兢兢的样子,陈女士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好训斥了她几句,带着她把钱包还了回去。

朵朵偷拿他人的东西不是一次两次了。去年6月,朵朵就偷偷把同班同学新买的手表带回了家,结果对方家长发现后,上门把她好一顿数落;去年11月,朵朵偷拿了同班同学的饭勺;去年12月,朵朵又偷拿了同班同学的假发前后加起来,光陈女士发现的就有5次。由于朵朵还多次拿新玩具回来,这些玩具究竟是她自己用零花钱买的,还是从同学那偷拿的,就很难辨别了。

孩子总是喜欢拿别人东西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很头疼,因为孩子还小,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对此,专家表示,当众斥责孩子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问清原因,然后向孩子明确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

孩子总喜欢拿别人东西,这样教育才有效果!

儿童心理学研究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有两种心理因素引起: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充满好奇心,而且很想马上获得。在这种私有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原因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可见,孩子刚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主要是在外界诱因的驱使下,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如果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演变成偷窃行为。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的行为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对孩子的需要应适度满足

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需要往往满足过度,容易造成孩子一种思维习惯: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出现“强占”或“私拿”,这是孩子思维的一个误区。因此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不能一味地全部满足,有些要求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去实现。

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不允许孩子随意获得他并不太需要的东西,这本来是正常的。但如果家长既不给他提供,又不作解释,就会使孩子感到失望。很可能导致他产生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作为己有的不良行为,说起来,这实在还是一种对家教过严的“报复”行为。

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然后再帮助她清晰规则,就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能拿。

在这个规则中,我们成人比较容易重视前半句,就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忽视了后半句,“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支配”,所以孩子的东西我们一样需要尊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我们也不能随意地拿取孩子的东西。孩子恰恰透过我们对他的物品的尊重来体验到尊重感、界限感,进而才能够去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拿别人的东西。


帮孩子形成是非观念

家长发现孩子偷拿东西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千万不要鄙视孩子。控制情绪,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另外,家长也鼓励孩子及时归还,主动道歉。
如果孩子没有勇气归还,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物归原主。事后,也要严格监督,多点耐心教育。让孩子知道偷拿行为是不可取的,平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须警惕孩子说谎

若孩子经常“拿”东西,家长则要格外当心。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的书包,即使多一件小物品,也要问清来路。如果孩子说是朋友送的,即使怀疑孩子说谎,也不要当场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长核查,不要轻易定性孩子偷盗。家长绝对不能对孩子拿别人东西视而不见,以防患未然。

总之,偷拿东西这个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过度纵容和忽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做适当的惩罚!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