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儿时伤害会影响人一生,隐秘地让你无法强大

儿时伤害会影响人一生,隐秘地让你无法强大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4.4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感觉更踏实,能够恰当地维护自己,不轻易被别人侮辱和操控。开始建立一个更强大、完整的自己。某些态度和想法不利于建立一个强大、完整的自我,现在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典型。

容易针对自己有没有人说过你脆弱、过于敏感?有没有人说过别人说的话你总是往心里去,但实际上他们不是针对你?这些是不是总发生在你身上?你有没有觉得别人说的很多话都是在指责你?你是不是一直是这样想的?如果你的回答大多都是“是”,那么你就容易把别人的行为和言语拿来针对自己。
当你针对自己的时候,会觉得别人在批评、指责你,因为自己不够好而受到惩罚。这很伤人,特别是你爱的人这样做的时候,你觉得很不公平,因为很多事不是你的责任或者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别人是不是真的在指责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样认为。是不是你的错也不重要,因为你注意的是你的伤害和羞耻感,而不是在客观评价现状。如果有人让你别往心里去,这只会让你更难过。
这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受伤的原因之一,事情不按计划进行,总要把责任怪罪到某个人头上,而你恰恰习惯了别人拿你出气。忍受了这一切,把指责针对自己,你自己也应该对你的伤害承担责任。你没有认识到或者拒绝接受你能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没有学会接受你的短板和长处,也没有建立起足够坚固的心理边界。这些倾向也是自恋的特征,你想要控制自己、控制别人、控制事件,你认为自己是别人注意力的中心。针对自己会增加你羞愧、内疚、自卑和恐惧的感觉,是时候改掉这个习惯了。

接受指责当事情出错的时候,你有很多理由觉得别人在指责你。比如别人公开说明是你的错。有些时候,即使没有人这样说,你也会觉得是你的错。你承担了责任,感觉很糟糕。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如果孩子犯错或失败,父母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这种感觉很常见,而且有些情况确实是这样,至少父母应该承担部分责任。这个例子也可以用在你身上。也就是说,你可能应该负一部分责任,但不是全部。然而,你把所有的错都怪到自己身上。

儿时伤害会影响人一生,隐秘地让你无法强大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应该培养这种行为态度。但另一方面,你可能总觉得有人指责你,而实际上并没有。你对自己的期望超出现实,对自己的影响、力量以及权限估计不准确。
另外一些时候,别人错怪你,这非常的不公平,但你还是接受了,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别人不想承担职责,想方设法推卸责任。你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所以最后责任都落在你身上。每当这时候,你都会觉得非常沮丧,然后做出不当的行为。别人进而会责怪你袒护自己、反应过度或者不想承担责任。你越是抗议、辩解,越是显得你有错。如此一来,你越来越沮丧、越来越自卑,甚至可能退化到小时候,表现得像一个被父母冤枉的孩子。这会引起其他情绪,比如耻辱感、羞愧、恐惧。
期望得到夸奖你是不是需要正面评价和好听的话,来确认自己达到了别人的期望,或者确认别人喜欢你?如果没得到这些,你是否会受伤?一旦没有受到表扬,你是否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的能力、付出得到认可很让人开心,但是时时刻刻要求认可则代表没有安全感。别人没有表扬你,你认为这是一种变相批评,恰恰符合这种情况。你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痛苦,希望别人不要看到你的缺点,并且需要他人的夸奖来抵消痛苦。因此,没有得到表扬使你更加受伤。
如果别人违心地表扬你,因为一点小事就大肆夸奖,或者仅仅因为满足你的需要来夸奖你,这些表扬和夸奖就会变得空洞、没有意义。这些情况下,你的需要并没有被满足,你会做出更多的行动来得到你想要的正面评价。你会认为自己之所以得不到表扬,是因为你的缺点和不完美之处太明显。
你主要关心外界的认同和接受,很可能忽略了自我认同和接受。你试图隐藏、掩饰、否认、压抑以及为自己的缺点找理由,这些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你本可以把这些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促进自我接纳,或者用来改变那些真正有问题的态度和行为上。
感到烦躁易怒造成你无法摆脱负面情绪的一个性格特点是,你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的烦心事。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本来是好事,比如,知道自己为何烦躁可以帮助你提早解决问题,以防小的情绪积累成大的爆发。但是,一旦你觉得烦躁,应该反思自己的情绪,判断目前状况的危险性,意识到你并不用如此烦躁。如果你不能及时摆脱烦躁,它就会持续升级,变成愤怒随时爆发出来。
你无法对鸡毛蒜皮般琐碎的烦躁一笑置之的部分原因在于,你自认为别人的言行都是针对你。一旦你觉察到威胁,就会觉得烦躁。烦躁是愤怒的第一步,在愤怒的状态下,你的身体会自动调整状态,准备攻击或是逃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细微的烦心事没有真正的威胁,可以被忽视。比如,你的伴侣敷衍了事地叠你的衣服,对你来说并不构成什么实际威胁。如果你进一步抓住这些小事不放,就会伤害到你的健康、幸福感和人际关系。
易被他人感染有没有发现每当你周围有人痛苦、不高兴的时候,你也会痛苦、不高兴?当你和一个怀有敌意、愤怒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变得紧张,说话刻薄,行为唐突、无理?你是不是避免和情绪紧张的人交流,你发现即使自己已经离开了,焦虑的感觉还是挥之不去?这些例子说明你如何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你的心理边界不够坚固,不够有弹性,不能保护你不被淹没在别人的情绪中。
你会吸收、感受了别人的痛苦、愤恨、恐惧,等等,进而对自己造成了伤害。你会捕捉到这些情绪,持续沉浸其中,产生共鸣,让你反复受伤。你认为这些情绪是你自己的,与它们产生认同感,很难区分你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你往往不能释怀,长期深陷其中。
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会避免你捕捉他人的情绪。你会与别人感同身受,但不会内化这些感受。
感觉不完美每个人都有缺陷和不完美之处,但是自恋型父母的孩子会因此觉得羞愧、耻辱和痛苦。自己认识到的缺陷和不完美不一定符合现实。比如下面的例子,一个人觉得自己做任何事都应该达到完美,所以当一些错误不可避免地发生或者自己的工作没有达到标准的时候,他/她就会斥责自己。即使一个人的理性认为完美是理想状态,犯错误也没什么好羞愧的,但是这种动力模式依然存在。道理他/她都明白,但潜意识仍会抵触。
深入挖掘自己的缺陷会引发一些强烈的情绪反应,威胁到核心自我。毕竟,你的核心自我才是最本质的你,你本该为核心自我感到骄傲。谁又何尝不是这样希望的呢?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人直到人生的尽头也没能开始。他们可能表面上说接受了自己,但事实是他们否认、压抑、隐藏真实的自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缺点无法接受。另一方面,你可能没有隐藏,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因此而痛苦。你总是被提醒你有缺点,但是似乎也没有能力克服它。这也是痛苦的一个原因。
让自己强大,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自我接受。这并不意味着你放弃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意味着你将转变态度,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强项和优点上,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前面这部分正是你现在所缺乏的,是你不断地对自己的缺点感到耻辱和痛苦的原因。你把自己的闪光点最小化,让缺点占据了你的自我觉知。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