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1.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尤其是孩子犯错的时候真是叫人左右为难:不管吧,放纵他任性妄为肯定不对;管轻了吧,很难见效;管重了,又怕伤了他的小心,怕他不开心,怕他逆反……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其实,孩子犯错的时候,正是家庭教育的好时机——出现问题,正可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啊!只是,太严厉了,会让教育如同冰刀霜剑,容易刺伤孩子的心灵。我们不妨学着巧用一些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 “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有时妈妈在厨房忙,宝宝不乖乖呆一边玩玩具,非跑过来捣乱,把菜叶子撒得到处都是。这时,如果妈妈能忍住不生气,而是“表扬”一下宝宝:“哟,宝贝这么能干,要帮妈妈准备晚饭啦?”然后就势告诉孩子,哪样是好的菜叶子,要码在哪里;哪样是烂叶子,要扔在哪里等等。相信宝贝肯定会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宝宝还不能真的把事情做好,但起码,他从瞎捣乱变成了有意识的帮忙呀。如果这时妈妈时间不紧张,还可以趁机多教他点与厨房相关的知识呢! 所以,看到孩子犯错时,应尽可能同时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然后有意让优点去盖过错误,这样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放大效应”。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第2张

“超限效应”:同一件事不反复批评 有个故事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很生气,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也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不激起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才有改正错误的可能。 “南风效应”:把批评变成温暖的教育
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和鼓励,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第3张

“霍桑效应”:让犯错的孩子有倾诉和发泄的机会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我们做妈妈的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给孩子“说”的机会,让他陈述他的理由,甚至发泄他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从而感到轻松、舒畅,这样才能听得进你的引导和教育。 “贴标签效应”:对犯错的孩子避免使用消极的暗示 心理学上这也叫暗示效应。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对做错事的孩子吼“笨蛋”、“猪头”、“说多少回了还屡次不改”等,时间长了,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我们所说的“笨蛋”、“坏孩子”了。 反之,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理由,暗示孩子“你能行”,常常能鼓励孩子取得成功。比如“你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了,再坚持看看”、“这个想法特别好,看看怎么去做呢?”等等。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第4张

“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
这是一个著名的理论: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同理,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对于犯了错的孩子,是武断地斥责他、强化他的错呢,还是耐心了解他、引导他改错?有时,孩子做错的是小事,但由此引导的心理和行为定势却非小事。
孩子犯错也是家教的契机 第5张

要让孩子犯错成为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契机,不妨从几方面入手:
1)体谅孩子的过失,把它看作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区别对待孩子的偶然性过失和主观性过失。
3)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4)教孩子学会反思和自我教育。
总之,孩子像一株刚露头的嫩芽,需要父母加倍的呵护。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父母发泄的机会,而是良好家教的契机。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