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人为制造些「挫折」,宝宝将来更能抗压?

人为制造些「挫折」,宝宝将来更能抗压?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4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为制造些「挫折」,宝宝将来更能抗压?

我想,这对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孩子能更坚强、更有能力面对困境或挑战。

这一点其实需要的条件不少,包括了基础智力、身体能力、对特定问题的「操作能力」、以及这对家长关注的「心理能力」。

什么是「操作能力」?

面对困境,孩子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坑,解决困境的具体「操作能力」,则像爬出这个坑所需要的梯子、绳子,以及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些「爬出坑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孩子生下来就会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在不同孩子、不同年龄段往往也不同。如果你要求太高,和他当下的年龄和能力不相符,孩子只能在坑里绝望地哭泣:「臣妾做不到啊!」

比如,你总不能要求刚满 1 岁的娃自己穿衣、穿鞋,一方面孩子手上力气不够,另一方面宝宝精细动作还在发展中,把胳膊套进袖管里,或者系纽扣,都属于「高难度动作」。

什么是「心理能力」?

足够强悍的心理能力,也是养成坚强性格的另外一个必备条件。

我把这个心理过程细分为三个方面。

1. 为什么要「过去」?

「我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吃这么多的苦而爬过去呢?」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有句名言:「一个人有值得活下去的原因,就能承受几乎任何一种生活。」

而那个原因,就是心中追求的美好。

小了说,可以是为了最终弹出自己喜爱的曲子,而忍受的枯燥练习;大了说,可以是动乱年间一个母亲为了养育孩子,而忍受被批斗的屈辱而活下去。

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引导。

2. 我相信能「过去」

如果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付出的努力几乎总是化为泡影,以失败告终的,那么,他会非常容易放弃。

孩子需要体验到很多次成功的经验,帮助他建立自信,相信无论是爬过去还是熬过去,总是会脱离困境的。

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鼓励和帮助。

3. 「过去」之前,我能忍受

在困境中,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一定会感受到压力。

忍耐力是需要一次次地承受压力来锻炼的,就像练长跑一样。

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狠心」放手。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呢?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呢?

我的态度是:不需要特意「创造困境」,父母用好的亲子关系,来陪伴孩子面对生活中的自然困境,并逐渐松手。

1. 创造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是孩子温暖的安全港,是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孩子因为感觉到在父母心中自己是重要的,美好的,有价值的,于是形成一种「我是好的,爸爸妈妈是好的,这个世界也是好的」的信念。

心中有这样的美好,于是孩子有了「承受艰难生活」的理由,也有了挺过去的希望和信心,更有了能帮孩子自己忍受压力的慰藉。

2. 学会「陪伴孩子面对困境」

先说说怎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陪伴孩子面对困境,那就别让自己成为孩子要面对的困境。

如果常用贬低和羞辱式的批评来给孩子「制造困境」,亲子关系将会被破坏,于是,孩子克服困境的的心理能力也会被破坏。

陪伴孩子面对困境,那就别完全把孩子保护在身后、替他面对困境。

这样孩子没有失败的经验,但也没有自己成功的经验。

人为制造些「挫折」,宝宝将来更能抗压? 第2张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陪伴孩子面对困境」呢?

陪伴孩子面对困境,是用父母的内心,陪伴孩子的内心。

就像孩子生病了,父母会寻求医疗的处理,但温暖、乐观、平静地陪伴孩子,去承受那一段难以加快的康复过程中的煎熬,而非焦急地渴望代替孩子承受这份煎熬。

就像孩子有了行为问题,不知道如何合适管理自己的行为就是孩子面临的困境,父母会用必要的行为管理手段来帮助,但父母通过温暖和接纳的态度,陪伴孩子在行为被约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愤怒,挫败等情绪。

那么,在处理的过程中,即便是父母与孩子有行为上的碰撞,但父母在碰撞中针对的并不是孩子,孩子的人格是被保护的,情绪是被照顾和陪伴的。

3. 利用「生活中的自然困境」

孩子每天的生活中自然就会碰到很多的困境,素材是非常丰富的,比如:

小宝宝饿了、拉了,却不知道怎么告诉父母;

上幼儿园,舍不得妈妈的分离焦虑;

想要的东西,没有办法马上得到;

和小伙伴在一起,发现自己不是最受瞩目的;

失去了心爱的宠物;

自己答应父母的事情没有做到,需要承担约定的责任;

……

人为制造些「挫折」,宝宝将来更能抗压? 第3张

其实,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生活中的自然困境丰富得不得了,既不需要在这些情境下过于保护、试图通过直接干预来替孩子解决问题,也不需要刻意制造困境、为了锻炼「抗挫折能力」而「锻炼抗挫折能力」。

刻意制造的困境,会很容易让孩子搞不清父母是给自己带来伤害的人,还是给自己安全和力量的人,也搞不清自己克服这个困境和自己内心动力的因果联系,心理上会混淆。

4. 逐渐松手

孩子需要有一次次面对困境的成功经验。

这里说到的「成功」包含至少两层意思:

既是成功地承受了这个过程的痛苦;

也是成功地到达了快乐的彼岸。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父母陪伴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又要随时保护孩子,避免受到难以挽回的伤害。

想要把握好这个度,一方面最好能学习更多关于儿童普遍发展规律的知识,更重要的,则是在陪伴中了解自己孩子的独特性。

总之,没必要故意给孩子设坎子、制造困境,利用生活中丰富的场景,耐心陪伴他度过每个生活挑战吧,孩子的抗压性,也许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强的。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