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1.0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近一段时间,年仅8岁的盼盼(化名)老是挤眉弄眼。起初,盼盼的父母没放在心上,可时间长了,这种症状严重了,不管做什么,盼盼总会情不自禁地挤眉弄眼。

最近一段时间,年仅8岁的盼盼(化名)老是挤眉弄眼。起初,盼盼的父母没放在心上,可时间长了,这种症状严重了,不管做什么,盼盼总会情不自禁地挤眉弄眼。无奈之下,盼盼的父母带着她来到了成都天使儿童医院检查,最终被诊断为“抽动障碍”。在此,成都天使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登植表示,千万莫小看儿童做这些小动作,虽然不会损伤脏器,但也会因为其他孩子嘲笑而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挤眉弄眼被嘲笑 原来是患病了

据盼盼的妈妈张女士介绍,起初,对于孩子的挤眉弄眼,她以为是正常习惯。可是,在接到老师的电话后,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老师说,盼盼近一段时间上课不遵守纪律,老是眨眼睛、挤眉毛、做鬼脸,还影响其他同学。为此,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孙猴子”。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第2张

听到老师的诉说,张女士气不打一处来,她以为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并回家狠狠地批评了盼盼,可没想到,盼盼觉得很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老是习惯性眨眼睛、耸眉毛,有时,我也想克制自己,不做这些小动作,可就是控制不住。为此,同学们都不知嘲笑了我多少次。”说完,盼盼一脸委屈。“莫非孩子眼睛出了问题?”听完孩子的哭诉,张女士也十分痛心。她立即带着孩子来到社区诊所检查,可医生说眼睛没问题,要让孩子克制避免做这些动作。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想到,盼盼眨眼睛的毛病还变本加厉了,情急之下,她又带着孩子来到成都天使儿童医院检查,经过王登植医生仔细问诊和一系列检查,盼盼最终被诊断为“抽动障碍”。

不要错过6至12岁治疗好时机

“抽动障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怎么会有这种病?这种病究竟是咋引起的?”针对张女士一系列疑问,王登植医生给予了详细解释。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于儿童期起病,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与遗传、生物、心理、环境有关,表现快速、不自主、无目的、刻板的肌肉收缩。分为运动性抽动及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第3张

随后,王登植医生进一步介绍,儿童抽动症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大多起病于4到10岁。目前,我国大约有180万到400万左右的儿童患抽动症,每年约有36万新发病儿童。儿童抽动症发病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年)及症状较轻的孩子不需要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以心理调适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最好不要错过6岁到12岁的治疗好时机,否则症状将延续到成人。

这时,张女士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不是调皮捣蛋,而是真的生病了。经过王登植医生一系列药物、心理治理,半个月后,盼盼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今又重新可以专注上课了。

平时多观察孩子一举一动

“对于此病,家长不要过于担心。”王登植医生表示,家长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怀疑有上述抽动障碍的表现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请专业医生进行诊治。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第4张

对于抽动症患儿的日常护理,医生建议家长:

1. 配合心理疗法

了解抽动障碍不是坏习惯坏毛病,而是一种疾病,家长首先要关心和理解,不责备,不过分关注、负面提醒(如“不要摇头”)。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尽量放松,避免过度兴奋激动和紧张疲劳,不看恐怖影视剧,不玩电子游戏。增强患儿的自信心,这将有利于疾病恢复。

2. 可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放松身心。

3. 食物添加剂、咖啡因等可加重抽动症状,应避食用。

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睡眠时间,避免感染性疾病。

孩子总爱挤眉弄眼、做鬼脸,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 第5张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