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妈妈应该知道的100个疫苗问题

妈妈应该知道的100个疫苗问题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9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关于预防接种,家长们总是有很多关心的问题,宝宝为什么要接种疫苗?宝宝过敏能打疫苗吗?预防接种前该注意哪些问题?……39健康育儿为各位家长整理了100个关于疫苗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宝宝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因为孩子出生后离开了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外面的活动机会增多。孩子到外面后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为了避免传染病的侵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进行预防接种。

2、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妈妈应该知道的100个疫苗问题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孩子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3、在哪里可以找到孩子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办理的预防接种证上都有需要接种疫苗的名称、接种时间等信息。同时,也可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网站(http://)、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或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接种单位咨询。

4、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有≤6周岁的孩子迁入其他省份,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5、“跨国”宝宝怎么打疫苗?

各国根据本国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来确定相应的预防接种策略,所接种疫苗的种类不尽相同,同种疫苗的产品也有所不同。如果要到国外旅行或生活,最好先了解到达国家的疫苗接种策略,或到相关机构咨询,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接种。接种最好在出境前两周左右完成,这样才能让肌体有足够时间产生免疫力。

6、哪些情况可申请上门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入户接种有明确规定: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用入户巡回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当实施群体性接种、应急接种等工作时,接种人员也可根据当地接种方案的安排,开展上门接种或查漏补种。

7、暂缓接种疫苗是怎么回事?

如果儿童处于发烧、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8、为什么孩子疫苗越打越多?

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去受国家经济实力和疫苗生产能力的限制,纳入规划的疫苗种类较少。而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和疫苗的开发应用,允许中国扩大免费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以前主要由省级财政支持的免疫规划经费,现在基本已改为中央财政拨付。2007年,中央财政免疫规划的保障经费为27.2亿元,是前一年的10倍左右。

9、预防接种前父母需要注意些什么?

带宝宝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前,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2)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3)每次接种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疫苗注射的时间。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4)因为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伤口不能沾水,所以最好事先给宝宝洗个澡,然后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这样既方便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5)接种疫苗前应保证休息,避免空腹接种。

6)要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果是早产儿或者营养不良,最好先不要接种,和医生商量后定时间注射。

宝宝一出生,医生就会给你一本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有宝宝应该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时间,父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不要半途而废。如果因为粗心错过规定的注射时间,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另外约定时间注射。

10、预防接种时需要携带哪些物品?

妈妈应根据所要接种的疫苗做好相应的准备,带好宝宝专用的物品。为了方便注射,在当天最好给宝宝穿那种对开的衣服。这样的衣服比较容易穿脱,避免宝宝注射后哭闹无法配合快速穿衣。带宝宝去接种时别忘了拿《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医务人员准确地了解宝宝将要接种的是哪种疫苗,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妥善保管好接种证,随时拿出来“复习”一下宝宝的接种进度。

11、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1)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2)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3)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12、孩子有慢性病可以接种疫苗吗?

如果孩子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处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时都不能接种。轻度慢性病或慢性病患者稳定期可以接种麻疹疫苗,但应排除其他疫苗接种禁忌证。

13、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有什么区别?

目前我国防疫部门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在其微博上解释说,一类、二类疫苗的分类法只代表费用不同,不代表重要性差别。所有正规疫苗都是经过研究对特定可引起严重疾病的细菌和病毒而言。如果不存在费用承受问题,都应该按正规研究推荐时间给孩子接种。

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14、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不同?如何选择?

最大的不同,生产的工艺略有不同。但这两类疫苗都是有效的、安全性有保证的,并且经过国家药检部门检验合格上市的。

现在,国产疫苗在不良反应方面控制的非常好,一般情况下,选择国产的疫苗就可以了。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也可选用进口的。进口疫苗在试验和工艺方面,可能会比国产的要先进一些,药的纯度也许会比国产的要好一点。这就好比彩色电视机,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在观看这一功能上来说,两者是没有差别的。唯一差别可能就在于使用寿命长短或者清晰度高低方面而已。

我国有很多疫苗,他们的工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方式和国外的一样,进口还是国产的,根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水痘疫苗、HIB疫苗等疫苗也有我国自行研制的,这些可能就有所不同。其实,对于疫苗的选择,不必过于强求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也无需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选择国产的就好了。

15、快过期的疫苗还能用吗?

疫苗和药品的效期是一样的,达到效期之后检测有效成分不低于标注量,无其他物质检出为标准的,只要保存条件按要求来,有效期内是没有问题的,比如疫苗如果高温暴露效期就有可能缩短。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副主任汪武新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只要在有效期内的疫苗都可以接种,但一定不能接种过期的疫苗。

16、有些传染性疾病已经绝迹,宝宝还用再接种这些疫苗吗?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这并非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及病毒已经绝迹,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或地区可能还很普遍,旅游者可能会将这些病菌带过来,很快得到蔓延。如果周围的人群都接种了疫苗的话,那么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就会降低。

17、过敏体质的宝宝打疫苗要注意什么?

对过敏婴幼儿接种疫苗时应该注意:1、湿疹较严重期间,特别是接种部位湿疹较严重时,暂缓注射疫苗。先治疗湿疹,待好转后再行接种。2、对鸡蛋过敏者不能接种流感疫苗、狂犬疫苗、黄热病疫苗(三者都不是常规疫苗)。3、对以前同类疫苗过敏者不能再次接种相同疫苗。

18、打了预防针就百分百保险吗?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19、几种预防接种可否同时进行?

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

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20、为什么有的疫苗打胳膊上有的口服?

免疫制品不同,接种途径也各有不同,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免疫反应。接种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皮下注射,一般在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如麻疹、乙脑、流脑等疫苗;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如卡介苗等;肌肉注射,一般在臀部外上方1/4处的臀大肌或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如乙肝、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口服法,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皮上划痕法,如炭疽疫苗。

21、新生儿湿疹会影响打疫苗吗?

正在患湿疹、荨麻疹及哮喘,具有过敏性体质的孩子,应暂缓注射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因为这些疫苗致敏原较强,较易引起过敏反应,使湿疹、荨麻疹及哮喘加重。

22、什么是活疫苗和死疫苗?

活疫苗是毒性减弱的病原体。它可以通过体内增殖使人体产生免疫力,通过减毒后它已经不能对人体致病;死疫苗是没有活性的病原体,无法增殖,现在基本都利用病原体组织的一部分来让人体产生抗体。

23、影响预防接种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抗原的量:一般来说抗原的量愈大,应答的细胞愈多,形成相应的抗体也愈多。

抗原的性质与免疫次数、间隔:死菌苗、死疫苗接种剂量大,常分2—3次注射,可使机体获得良好和持久的免疫力。

免疫途径每种生物制品均有最适宜的途径,例如脊髓灰质类疫苗以口服效果最好也最方便。

年龄:如麻疹疫苗到8个月才开始注射,这是因为婴儿受来自母体的可通过胎盘的特异性IgG的影响,即使少量也干扰了抗体的形成。

联合免疫问题:过去认为不同活疫苗与死疫苗不能同时接种,但近年来文献介绍不少死疫苗相活疫苗均可配成多价,多联制剂,如百白破三联针。但反应有所增加,故要考虑减少剂量或采取其它措施。

24、同一种预防针为什么有的要打几次?

根据各种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如卡介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种2~4剂,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等。这是因为,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严格的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因此,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遇到需要同时接种≥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需要多次接种的疫苗,最好每次接种都选用同一品牌的疫苗,以获得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

基础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有些无需加强免疫;有些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待身体内抗体浓度降低时,应再接种,通过再次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水平。

25、小儿疫苗预防接种方法有几种?

预防接种除了简单的口服法,最主要的还是注射法,一般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是皮上划痕法,也可以采用内中法,比较常见的几种疫苗还是会通过注射法来完成的!

预防接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皮下注射法: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如百白破、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部位一般选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2)皮上划痕法:如卡介苗,采用此法接种部位在上臂外侧中上部,也可用皮内注射法。

3)皮内注射法:如结核菌素等,接种部位多选在前臂内腕侧。

4)肌肉注射法:如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等,部位多在上臂三角肌中部及臀大肌上外侧。

5)口服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如小儿麻痹糖丸。

6)其他方法:如喷雾法、气雾免疫法等。

预防接种要掌握以下原则:

按照免疫程序,即接种的年龄要求接种。

必须达到全程接种,即每种疫苗必须接种够量和次数。

基础接种,应在1岁内完成,7岁内完成整个接种。

    26、打麻疹疫苗前一定要吃全蛋吗?

    国内外的麻疹疫苗成分都提取自鸡胚,疫苗的制备工艺差别也不大,都会有极其微量的鸡蛋蛋白残留。国外麻疹疫苗的说明书里指出:对于鸡蛋蛋白严重过敏的人禁忌使用此疫苗。这里的严重过敏指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也就是说,吃了或者接触到鸡蛋蛋白就会呼吸困难的反应。而通常家长们用全蛋测试出来的嘴周发红、起疹子等不属于严重过敏反应,也就不是麻疹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因此没必要在打疫苗前测试全蛋是否过敏。

27、特殊宝宝的接种(比如早产儿、肥胖儿、先心病患儿等)打疫苗与健康足月儿有哪些区别?

我国目前除暂定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早产儿暂缓接种卡介苗、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或首针不计入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范围,一个月后不论体重如何重新按免疫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之外,其他免疫规划规定接种的疫苗无接种禁忌。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的发育不成熟,更容易感染各种传统病,应尽早给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接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免疫规划规定应接种的疫苗不应该有很多禁忌,包括上述的肥胖等。儿童身体其他情况、是否能接种疫苗,应根据接种点的医生的建议。

免疫系统发育完善的儿童,接种疫苗的效果应该是相同的。

28、为什么接种完后要留观半个小时?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人体质原因,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半小时之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意外发生。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控中心咨询或报告。

29、如何判断接种是否成功?

首先,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2周左右即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一个月时最强。如果接种2周后孩子并未患上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而且是在流行季节,就表明接种的效果较好。

其次,有些疫苗接种后会在全身及接种部位出现反应,并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如卡介苗会留下一个凹进去的小疤。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则为接种成功。

最后,还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抗体增长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抗体达到较高的浓度,即为接种成功。不过,此种检查价格比较昂贵,故一般不予推荐。但如果父母患有传染病,如乙肝等,需要明确孩子是否已经接种成功、具有保护力,就可以检测血中的抗体来确定。

30、宝宝接种时间能提前或推后吗?如果因故延后会不会影响接种效果?

尽量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种疫苗。如果提前或推后很短时间(例如1-2天),一般不会产生影响,但是提前或延迟很长时间则会影响接种效果。例如乙肝疫苗,我们规定的是“0、1、6”程序,就是说,应该在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三针。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种疫苗,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31、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该如何护理?

首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低烧。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和接种部位的情况。一般来说,体温不超过38.5℃的低烧,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等一般性的反应,无处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采取措施。其次,如果出现高烧、接种部位出现较大的硬结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医生报告。不同疫苗引起的反应处理不完全相同。比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引起的硬结可以热敷,但是接种卡介苗后的硬结严禁热敷。所以发现异常情况切记不要自行随意处置。

32、接种疫苗后发热正常吗?该如何护理?

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一些传染性很强、对人体危害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因为疫苗本身就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病毒,当它进入人体时会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迫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相应细菌或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损伤。所以,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攻击,就会出现暂时的不适现象,比如发热等。

预防接种后出现不适只能对症治疗。全身症状以发热为主,并且不伴其他症状时,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或含布洛芬的美林);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孩子降温并给他多饮水。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多见于注射后24小时内,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在辅助降温时,要让宝宝尽可能保持舒适,等待反应自行消失。但疫苗接种后数天才出现的发热,并不一定与疫苗接种相关。建议在孩子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严重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家长咨询为了避免接种疫苗后的发热现象,是否可以在接种疫苗后即刻或几小时内就给孩子服用退热剂?对以前接种疫苗后有明显高热,此次又重复接种同一疫苗时,可在疫苗接种后4小时左右服用退热剂。对于常规疫苗接种,无需在发热前服用退热剂。

96、打球蛋白能代替预防接种吗?

有些家长迷信球蛋白,把它看成是万能预防针,常常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球蛋白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球蛋白有两种: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又称抗体,是健康人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胎盘球蛋白是从健康产妇的胎盘中提取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丙种球蛋白。

球蛋白虽然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但绝不是万能药。通常人体在注射球蛋白后的3~4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抗体,可以预防有关的疾病,以后抗体含量逐渐减少以致消失,就没有防病作用了。而且它只能对麻疹、脊髓灰质炎、肝炎等有一定效果。由此可见,球蛋白不能长时间对各种传染病都有效,不能代替预防接种。如孩子接触了麻疹病人,在一周内注射球蛋白制剂才有保护作用,注射晚了仍然可能发病;如在接触病人前2个月注射的球蛋白,因为抗体已经消失,也不可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97、什么是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是指含有二个或多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比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比如:流行性脑膜炎A+C型疫苗)。

联合疫苗开发的目的是在减少疫苗注射次数的同时预防更多种类的疾病。其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率、减少多次注射给婴儿和父母所带来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减少疫苗管理上的困难、降低接种和管理费用,还可减少疫苗生产中必含的防腐剂及佐剂等剂量,减低疫苗的不良反应等。

联合疫苗不是将现有疫苗在工厂内组合而成,而是在考虑联合疫苗中各抗原组分间的可溶性、物理兼容性和抗原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要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如抗原间竞争、表达抑制、不良反应加重等多种情况。我国专门制订了《联合疫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要求联合疫苗上市前必须经过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研究。

联合疫苗绝对不是简单的组合疫苗,每种联合疫苗都是独立的经过科学研究的独立疫苗。

98、如何避免心因性反应的发生?

预防接种心因性反应实际上是指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反应。心因性反应不是由于疫苗固有性质引起的,与疫苗本身无因果关系,而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心因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处在生理发育期的儿童中,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因此在给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时要注重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防范,其防范对策及措施如下:①宣传教育,预防为主。平时要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应讲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其处理原则,使接种者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出现反应后思想紧张和恐惧。注射时避免一过性刺痛而引起的晕针,避免让受种者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或在饥饿、疲劳时进行接种。②排除干扰,疏散病人。一旦发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应及时疏散病人,隔离治疗,避免相互影响或暗示造成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反应面。③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无需补液者应避免输液。④疏导为主,暗示治疗。正面疏导,消除恐慌及顾虑心理,稳定情绪可辅以药物治疗,应用小剂量镇静剂,也可采用暗示疗法,暗示受种者不过度关注预防接种及机体反应。⑤仔细观察,处理适度。群体反应人员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接种反应之外的合并症,并及时报告家长及学校,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治疗工作。

99、疫苗接种信息有实现全国联网吗?异地如何查询宝宝的疫苗接种情况?

答:没有。深圳全市512个接种点的接种信息可互查。异地接种信息查询可依据当地发给儿童的预防接种证。

100、如何理智看待疫苗事件频发?

答: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疫苗接种率提高,相应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儿童健康得以保障。疫苗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疫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受种者本身的体质状况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不可避免有极少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目前我国的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环节,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疫苗总体是安全可靠的。作为家长,要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和分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不能因噎废食、因没有接种疫苗而影响孩子的健康。 

33、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送院?

现在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一般很少出现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注射完疫苗后,一般会让宝宝在医院观察半个小时。如果有急性过敏反应,一般会在半个小时内表现出来,医院的医护人员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出及时的救助。但是如果宝宝回家了,才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如突发性高热,突发性的意识不清,恶心呕吐或抽搐,这些情况是就需要马上看急诊。如果出现这类情况,就像同类的情况处理,先去看医生,告诉医生宝宝什么时候注射了疫苗,作为一个病史的交代。

34、为什么有些人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35、疫苗接种后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此为诱导期。时间的长短与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及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初次接种后3—4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再次接种则只需1周左右。因此,预防某些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病时,最好在疾病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接种;接种疫苗后3—4周内免疫力尚不够,家长不要掉以轻心,仍要当心孩子被感染。

36、接种多种疫苗会伤害人体免疫系统吗?

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从总体上看,大规模的接种确实发挥了防范效果。

37、接种两种疫苗时间太近是否有危害?

一般而言,一种疫苗接种后需要4周以上才能产生抗体,为避免接种另一种疫苗后产生干扰,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不能太短,最好在一个月以上。如果因为孩子生病推迟了前一种疫苗的接种,造成与下次疫苗的接种时间重合,此时不提倡减少接种剂量,为保险起见,可推迟某一疫苗的接种时间。

38、接种疫苗后局部红肿怎么办?

宝宝疫苗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是炎症表现,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注射本身就已形成了轻微创伤,有可能引发炎症。此外,疫苗中刺激宝宝产生抗体的成分和稳定剂、防腐剂都是刺激性物质,容易导致局部产生炎症,而且疫苗对宝宝身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

家长要多加关注注射部位皮肤的红肿现象。如接种部位红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能在几天内消退,说明炎症反应很快被控制了,不会造成伤害,家长无须担心;如果红肿范围较广,较为严重,应到医院就诊,但看医生前要告诉医生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

这里还要提醒家长的是,接种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洁,注射部位不需覆盖。若接种部位使用邦迪等覆盖,需两小时后去除。

除卡介苗以外,其他疫苗的接种部位都不会出现脓包样改变。卡介苗接种后2-4周,注射局部会开始红肿、化脓、破溃、结痂,最后留有小斑痕。整个过程持续2-4个月。破溃、流脓是卡介苗接种后常见的反应过程,护理时只要用清水擦拭,再蘸干即可。用碘酒、酒精进行局部消毒,会使伤口难以愈合。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39、接种疫苗后产生硬结怎么办?

有些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皮下会出现硬结,没有压痛,这种情况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与注射局部受疫苗刺激有关。家长不需特别担心,硬结会于疫苗接种后几周至几个月内自行消失,不会给孩子造成任何后遗问题,不会影响到下次预防接种。

还有的婴儿会在左腋下出现无痛包块,这种情况首先应考虑是否为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由于卡介苗常规接种于左上臂,通过免疫刺激可能造成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建议先做B超确定包块性质,再接受PPD(结核菌素皮试)检测。若确为卡介苗接种后反应,大多进行保守治疗,可在结核科随诊。

有的家长在接种当天发现注射部位皮下有硬结后,便用毛巾热敷,这种不当处理方式容易导致肿块越来越大,直至形成鸡蛋大的肿包。前面已经提到,疫苗接种后,头三天可用冷敷,头三天内如果热敷,可能会使局部充血,加重局部肿胀。

另外,不要把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任何现象归结为疫苗副作用,因此惧怕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

40、接种后宝宝可以马上喝奶或进食吗?

一般预防接种途径分为注射(皮下或肌肉两种)与口服两种方式给予。注射型的疫苗在接种完毕之后可以马上喝奶或进食,但是口服途径的疫苗在使用前后半小时不能喝水或进食,其目的是避免稀释疫苗而影响到疫苗的效力,特别是口服的小儿麻痹疫苗。市面上目前采用口服的疫苗有口服小儿麻痹疫苗以及轮状病毒疫苗。

41、什么是预防接种后偶合症?

预防接种后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42、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

以儿童偶合发病为例。我国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7.4%,因此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种是安全的,在未来两周内,每100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会有约17名儿童由于患其他疾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被误解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再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我国新生儿(0—28天)死亡率为10.7‰,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为1600万;据此推算,全国每年约有17万名新生儿死亡,即每天约有466名新生儿死亡。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率75%计算,则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

43、宝宝打完疫苗之后能不能洗澡?

医护人员在施打疫苗时,会对注射部位做局部无菌的处理,但为了避免注射部位不受到其他刺激和感染,通常不建议在当天洗澡。而在接种完成后的几天里,妈妈为宝宝洗澡也要注意保持洗澡水的清洁,另外,可以用75%的酒精为宝宝擦拭针眼部位。

44、宝宝打完疫苗后可以直接回家吗?

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45、预防接种后的儿童是不是都会发热?

预防接种后的儿童不一定都发热,这要看预防接种的种类。有的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不会引起发热;而“百白破”、伤寒、副伤寒、乙脑、流脑等疫苗,则会使有些儿童发热;麻疹疫苗接种后一周左右,少数儿童会发几天热。预防接种引起的发热一般都不会很高。如果体温特别高,就要仔细检查,并继续观察是否会有其他疾病并发,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90、有必要给宝宝打HIB疫苗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而且感染后会出现高烧、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接种,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HIB疫苗。

91、为什么宝宝打完伤寒、副伤寒三联疫苗这种混合疫苗后反应比较大?

“三联疫苗”是一种杀死了的菌体疫苗,由于伤寒、副伤寒菌体内含有的内毒素毒性比其他肠道菌大,所以菌苗接种后反应比较大。常见的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胀痛,全身高热、嗜睡、疲倦等反应。

92、百白破联合疫苗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联合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一种是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又分为2组份和3组份两种。国家免疫规划逐步用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根据文献报道,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比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小。

93、百白破联合疫苗可以提前或是推后接种吗?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疫苗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各剂之间间隔应>28天。如因为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完成相应剂次的接种,一般来说推后接种是可以的,但对于推后接种的剂次一定及时进行补种。

94、打了流脑疫苗还需要防流脑吗?

冬春季节是流脑的高发季节,为了避免孩子染病,接种流脑疫苗是最佳方法。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不是一种,而是一个庞大的细菌家族,细菌学家根据细菌表面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等13个菌群。就我国而言长期以来引起流脑的主要是A群,少数是B群,接种的疫苗为“A群荚膜多糖菌苗”,只能对A群脑膜炎菌感染产生抵抗力,起到90%以上的保护作用,对其他菌群则无能为力。所以,孩子打了预防针后,仍要注意加强对流脑的防范。

95、肺炎疫苗几岁打比较合适?

肺炎球菌有23个亚型,因此最全面的肺炎疫苗为23价疫苗,即能覆盖预防全部23种亚型。市场上更多见的是7价疫苗,有针对性地预防7种常见的亚型,3个月以上的幼儿就可以打,目前国内用得不是很多。具体接种上,在3个半月、4个半月、5个半月各打一支,1岁再打一支,就能持续免疫,免疫期为5年~8年。我国前几年开始在临床上使用23价疫苗,一般建议两岁以上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接种,现在看来预防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51、7价肺炎和23价肺炎有什么区别?

答:7价肺炎可以预防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如肺炎和中耳炎)。接种人群为3月龄-2岁的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常规推荐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23价肺炎可以预防23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接种人群为2岁以上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正常的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病,肺部疾病,糖尿病,酒精中毒,肝硬化)、免疫功能低下者、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肺炎球菌高危环境中的人员等。(备注:23价肺炎疫苗中包含7价肺炎中的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但各血清型肺炎球菌的含量不同,23价中的含量更高。7价对健康婴幼儿的预防效果更好。)

52、选择五联针疫苗和各自分开接种有什么优缺点?

答:五联针里包括白百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其中的白百破疫苗里的百日咳成分的预防效果优于国产免费苗。另外五联针是预充注射器包装,可以直接注射,国产白百破疫苗是玻璃安瓶的包装,需要打碎安瓶抽取后注射,安全性稍差。

五联针的优点还包括可以让宝宝少打针,减少了打针次数的同时,避免了多次往返接种门诊的折腾。但五联针的缺点也很明显:价格太贵,完成整个接种程序要3000多元。

53、为什么打了流感疫苗还得流感?

答: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流感疫苗能否预防流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接种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二是疫苗中的病毒株与正在流行的病毒株是否吻合,如果吻合,疫苗的保护作用就强,反之就弱。但即使不完全吻合,接种流感疫苗也会起到预防流感并发症的作用,也就是说,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即使患流感,症状也要比没接种流感疫苗的人轻。肺炎疫苗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由于疫苗里不包含的血清型肺炎球菌(低于20%的比例,疫苗里涵盖了80%以上的致病菌)引起的肺炎和中耳炎,疫苗也同样起不到保护作用。

54、为何卡介苗要在出生时接种?

卡介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较好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越早接种越有利于保护孩子免受结核杆菌的感染。

55、口服“糖丸”和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什么不同?

答:口服的“糖丸”是减毒活疫苗(OPV),属于免费疫苗。注射型的是死疫苗(IPV),属于自费疫苗。活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稍强,但安全性稍差,由于口服“糖丸”而导致肢体麻痹的概率是25万分之一。绝大多数国家淘汰了口服“糖丸”而只接种注射型的。口服“糖丸”没完成免疫程序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换成注射型的(IPV)。

56、孩子过敏体质能否吃“糖丸”?

如果孩子对OPV(脊灰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不能接种。如对白色固体糖丸剂型中的乳制品过敏者可接种液体剂型。如果对OPV所含成分不过敏且无其他禁忌症,通常可以接种,需注意加强观察。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应慎重接种。对过敏物不详的过敏体质者,由于存在对OPV过敏的可能性,请家长在带孩子接种脊灰疫苗前仔细核实过敏史,再决定是否接种OPV。具体情况可咨询接种人员。

57、幼儿服糖丸后呕吐需补服吗?

吃糖丸时勿热水送服,且服后半小时需禁食(包括母乳)。若服后呕吐,应给予补服,如果发热、严重腹泻或正处急性传染病期的孩子暂缓服用,有免疫缺陷症、白血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不要服糖丸。

58、多次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是否对身体有害?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每一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都有规定的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只要按程序服够次数即可。但在强化免疫时,可不论接种史,所有无禁忌证的适龄儿童一律接种1剂或2剂疫苗,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漏掉一部分易感儿童。脊灰减毒活疫苗是安全的生物制品,多次服用不会对身体有害。

59、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是否可同时接种?

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60、多次接种脊灰疫苗,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大量研究表明,多次接种脊灰疫苗,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61、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后曾出现过全身皮疹,是否可以再服用疫苗?

一般来说,脊灰减毒活疫苗极少有这种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其他原因所致。因此,建议先查找出现皮疹的原因,同时咨询接种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62、孩子在外地服了第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回到长期居住地如何继续服糖丸?

孩子接种疫苗时,应带上预防接种证,在外地服用了第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后,接种人员会将接种信息填写在预防接种证上。回到长期居住地可以继续服用糖丸,只要向工作人员提供预防接种证,证明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就可以了。

63、得过麻疹还需要注射麻疹疫苗吗?

得过麻疹的孩子,理论上无须再接种疫苗。但是很多情况下,麻疹由医生临床诊断而出,未经实验室的严格病毒检测,因此,也可能是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被误当作麻疹。为稳妥起见,适龄孩子最好再打一针进行强化免疫,而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法。

64、哪些儿童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易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喉炎等,甚至死亡。2005年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有以下五种情况的孩子不能接种麻疹疫苗:一是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二是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三是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四是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五是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65、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是什么?

预防接种前,请家长务必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并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

(2)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

(3)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5)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暂时不能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以后条件适宜时予以补种:

(1)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

(2)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补种;

(3)强化免疫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66、应用免疫调节剂(吡多默得等)后,需要间隔多久接种麻疹疫苗?

免疫调节剂可能对麻疹疫苗的接种效果有影响,建议停药3个月以后再补种。

67、正在注射生长激素,可以接种麻疹疫苗吗?

生长激素可能干扰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暂缓接种。

68、拔牙期间(药品不详)能否接种麻疹?

拔牙期间仍可能有牙龈疼痛、肿胀等表现,建议康复后再补种。

69、青霉素过敏者能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吗?

青霉素过敏和接种疫苗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当疫苗中含有青霉素成分,才不能注射。如果没有这种成分,是可以接种的。但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前需认真阅读说明书,并咨询临床医生,谨慎接种。

70、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是否还需要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

麻腮风联合疫苗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种疾病。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后,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仍可以预防另外两种传染病。也可以选择接种麻风联合疫苗或麻疹疫苗和风疹疫苗。

71、患过出疹性疾病的人是否不需要接种麻疹疫苗?

不一定。有很多种疾病都会有出疹症状。如果实验室诊断为麻疹,则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如果确诊为风疹或其他出疹性疾病,还是要接种麻疹疫苗的。

72、哪些疫苗是活疫苗?活疫苗能和其它疫苗一起接种吗?

答:卡介苗、麻腮风、水痘、“糖丸”、轮状病毒疫苗以及某些日本乙型脑炎疫苗属于活疫苗。活疫苗的接种原则是:可以和其它的疫苗同一天接种(需接种于不同的部位),如果没能同时接种,则需要和其它的疫苗间隔至少4周再接种(这里的其它疫苗既包括活疫苗,也包括死疫苗)。

73、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最好?

由于流感多发生在每年冬春季节,接种疫苗2周后才能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的最好时机为9-12月。因为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应该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74、婴幼儿注射的流感疫苗和大人的一样吗?

婴幼儿预防流感要用专用疫苗。一般情况下,6-35个月是孩子自身免疫功能正在发育和成熟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大龄儿童更弱,在遇到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容易感染流感。儿童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发像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从保护孩子健康的角度,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种的疫苗剂量和时间同成人和大龄儿童不一样。6个月到3岁的儿童往往是国家计划免疫的重点,每年都要接种多种疫苗,如“卡介苗”“白百破”“麻疹”“流脑”等,如果流感疫苗接种剂量不能保证准确,种苗后的副反应会比较大。所以,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一般要两次,每次接种的剂量为0.25毫升,两次相隔1个月。

75、甲型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甲型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部位接种。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的临床试验数据,专家建议,如需接种两种疫苗,应至少间隔14天。

76、对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过敏可以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吗?

对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应向接种医生或临床医生咨询。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残留的卵清蛋白、甲醛、裂解剂等物质过敏者,不能接种。其他严重过敏反应者不建议接种。

77、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如果条件允许,流感疫苗最好每年都接种。

78、什么时期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最好?

婴儿时期接种乙肝疫苗最好。

79、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80、是否可以先后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儿童常规免疫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10μg用于常规免疫,20μg用于母婴阻断),这些疫苗在常规免疫中可替代使用。

81、错过乙肝疫苗接种程序的规定时间,怎么办?

乙肝疫苗按照0、1、6月三剂次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如未能按程序接种,后续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剂次,第二剂次与第一剂次之间间隔≥28天,第三剂次与第二剂之间间隔≥60天。

82、完成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免疫持久性如何?

按0、1、6月程序全程接种三剂次乙肝疫苗后,约95%以上的婴幼儿都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具有很好的长期保护效果,目前尚不需考虑加强免疫。

83、孩子接种过甲肝和乙肝疫苗,还会患这两种病吗?

一般情况下,如果按免疫程序接种了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得这两种疾病的风险会大大下降,但不能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如果在接种前2周已经感染了甲肝病毒,接种甲肝疫苗后有可能出现甲肝症状,但症状会较为轻微。

84、孩子是否必须接种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8月龄儿童需按照免疫程序免费接种甲肝疫苗。其余人群可自愿接种。

85、曾经患过甲肝的人还需要再接种甲肝疫苗吗?

如果既往患过甲肝,痊愈后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不需要再接种甲肝疫苗。

86、提早接种了甲肝疫苗,是否会对孩子身体有伤害?

早于起始接种年龄的儿童接种了甲肝疫苗不会对身体有害,但由于体内存在母传甲肝抗体,可能会影响甲肝疫苗的免疫效力。

87、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

经过临床研究证明,甲乙肝联合疫苗与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相比,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甲乙肝联合疫苗的接种次数少,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儿童注射疫苗时的疼痛。

88、乙肝疫苗和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区别?

乙肝疫苗只含乙肝病毒的抗原成分,接种后可预防乙肝。甲乙肝联合疫苗含有甲肝和乙肝两种抗原成分,可以同时预防甲肝和乙肝两种疾病。接种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

89、乙肝疫苗的抗体是否一定要在接种完3剂以后才能产生?

接种不同剂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不过研究证明在完成3剂接种之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46、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47、能否进行接种前禁忌常规筛查?

每种疫苗的禁忌不尽相同,并有其特殊禁忌;接种时只能通过询问或简单体检判断一般禁忌,不可能对所有禁忌进行筛查,而且筛查费用昂贵;国际上不推荐接种前对所有禁忌进行常规筛查。

48、为何卡介苗要在出生时接种?

卡介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较好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越早接种越有利于保护孩子免受结核杆菌的感染。

49、水痘疫苗适用人群有哪些?有必要给宝宝打水痘疫苗吗?

主要适用于1岁或1岁以上的易感人群。水痘疫苗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不是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但是,水痘极易在群体中引起暴发,我国每年患水痘的儿童多达数十万。建议适龄儿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

50、儿童入托前为什么要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极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传播。托儿所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单位,一旦有一人发病,就会传染其他的儿童。所以孩子在入托前应接种1剂水痘疫苗。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