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故事绘本 > 《宝贝家规》教养孩子的奇幻旅程

《宝贝家规》教养孩子的奇幻旅程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7.0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赞扬多了,怕孩子自负;批评多了,怕孩子自卑。怎么办?——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

《宝贝家规》教养孩子的奇幻旅程

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沟通。要与他“对话”,就要仔细挖掘他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孩子的天性就是不断前进,除非碰撞到边界。为孩子立界线,就是告诉他:你只能走这么远。

  1

  8个简易法则助你渡过教子难关

每当与一个家庭面谈时,我总是会根据几个简单法则进行分析。因为有时情况比较复杂、令人困惑(事实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所以我需要一些指标来确保自己所把握的方向是正确的。

在工作中,我遇到过1 000 多名孩子,我自己也有两个孩子。以下是我认为最重要的8 条法则。由于这些法则永远不会过时,也不用更新,所以在接下来15 ~ 20 年里,在你的孩子独立之前,你或许经常会把这些法则带在身边。

你只须记住这些法则,就能顺利渡过各种难关。

  法则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关系,关系,还是关系。

这是所有法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即使无法记住其他法则,你也必须将这条法则深植在脑海里。每个人都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如果忘记这一点,人们就会遭受伤害与痛苦。表面上看,控制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通常只需恐吓就已足够。但问题是,当他们最终长大,不再害怕之时,很快就会出现掀翻桌子的行为。

如果恐吓是你的唯一利器,那你就陷入大麻烦了。在我帮助过的家庭里,有些父母认为让孩子变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吓唬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成效不错,但其实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快乐。事实上,他们是我所见到的最不快乐的家庭。

教养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之上的。

父母和孩子建立的关系,将决定孩子的行为和未来的人格发展,这是我的信念。正是这一信念佐证着我在本书中所谈到的一切。身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是与孩子建立起坚实稳固的关系。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将安然度过教子过程中将近98.6% 的时间。

  法则2:爱他,更要喜欢他

大部分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包括挨打或被遗弃的孩子。但事实上,孩子理所当然认定的“爱”,却不是“喜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见过绝大多数父母虽然都努力去喜欢他们的孩子,但等到来到我面前时,却早已被重重压力和沮丧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爱他,但我不再那么喜欢他了”,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父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既不知道孩子都渴望惹人喜欢,也没明白“爱”其实是浑然天成的,而“喜欢”显然是一种选择。你之所以会“喜欢”,是因为你内心渴求,而不是你必须如此。也就是说,“爱”关乎责任与本分,而“喜欢”则源自内心的快乐。

判断一个家庭的关系好坏的最简易方式,就是看这个家庭中是否充满快乐开心的氛围。它是家庭生活的润滑剂,也是使一切事情顺利进展的必需品。没有它,所有事情都将消磨殆尽。每当我觉察到某个家庭中缺少开心的氛围时,我常常会替它的家庭成员担心。

  法则3: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

孩子是以注意力为生的食人鱼,他们饥饿又贪婪,一次可以“吃”下一头牛那么大的注意力。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陷入一种“觅食”的狂热之中。他们如此渴求注意力,以至于甘愿为此付出一切,甚至作出自我毁灭的举动。为了一头牛那么大的注意力,食人鱼孩子会从河里跳到岸上,全然不管它是否会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身为父母,你必须清楚这一点,否则你无法喂饱他们。反过来,如果你没有喂饱他们,他们就会将目标转移到你身上。正如食人鱼以食人为生一样,孩子为注意力而存在。

孩子这条饥饿的食人鱼也是顽皮的食人鱼,而你绝对不希望这只饥饿又顽皮的食人鱼在家里出现。好好喂饱他们,他们就会乖乖待在河里。了解孩子“食人鱼”的特性之后,你还要弄清楚你用于喂养的食物是什么。表面上看,答案简单明了,但实际上孩子会让你疯狂。而当你极力想保持理性时,就会忽略了这些简单明了的东西。因此你必须随时谨记: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

因为当你喂养时,坏行为会成长;但如果你让它们挨饿,它们就会自行消失。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大多数为孩子问题苦恼的父母都看不到这一点,或者他们还没有停下来好好检视一下自己喂养的是什么。

好行为应该用大量慷慨的注意力和赞美来喂养,而坏行为则应该漠然视之。

为了让你更好理解这点,我将会列举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但是现在,请先牢牢记住这一点: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

  法则4:为孩子立界线

如果你不为孩子设下限制,你就是个笨蛋。这话或许有点不中听,但该怎么委婉地跟一个笨蛋说“你就是个笨蛋”呢?像许多事情一样,笨蛋也能再往下分类。

比方说,嬉皮士就不设限。他们认为,孩子有自由向世界发出怒吼。“宝贝,这超时髦的!”

懒人也不设限,因为他们不想做任何事情。

“神经质”同样也不设限,因为他们不想对亲爱的小暴君有所限制,进而伤害到他们脆弱和幼小的心灵。

新手父母也不设限,因为他们想和孩子做朋友。

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嬉皮士、懒人、“神经质”和新手父母最后都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们都很不开心,而且都在为同一个问题烦恼: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讨厌?因为我们需要为孩子设限。

订下规矩、设定界线,然后努力遵守。孩子的天性就是不断前进,除非走到了你设定的界线。有些孩子只需要知道有这样的界线,有些孩子则需要闯出去几次后才会有所顾忌。但不管怎样,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界线。

对于孩子而言,一个未设限的世界是危险而可怕的。你设下限制,就等于在说:“你可以走到这么远,但只能到此为止,不能更远了。” 设限是安全和可靠的,可以提醒孩子他身在何处,同时也可以将他的坏行为摒除在外。

比如,其中有一条底线就是孩子必须学会尊重他人。有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粗暴无礼的程度让我很吃惊,但其父母允许孩子胡乱说话的容忍程度,更让我吃惊不已。曾经,一名7 岁的小男孩向父母说出最没礼貌的话,但在场的人中只有我对此颇为反感。还有个小女孩对妈妈说出粗鲁无礼的话语,但是她的父母却只是坐在那里,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我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办公室里,如果那个小男孩或小女孩在我的房间里对他们的妈妈或爸爸说出无礼的话语,那么我会狠狠地责骂他们一顿,然后在他们离开后,再责骂那些坐视不管的大人们。

你没法一直阻止孩子胡乱说话,因为这是他们的天性。但是你也不能把他们的话照单全收,更不能坐在那里假装没事。如果你这么做,那你的麻烦就大了。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你不必做个残酷的独裁者,打压任何反抗。相信我,孩子表示反对是件好事,因为这是他独立思考表现。如果他学会独立思考,那么等他长大离家时,你才不再为他担忧。

但不懂得尊重,却又是另一回事。准确地说,是很糟糕的事情。

  法则5:管教要坚持始终如一

当我以年轻学生的身份,满怀理想地在心理诊所工作时,一切似乎是那么清晰而又简单。和疲惫而又沮丧的父母坐在房间里,我十分疑惑,为什么对我而言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而他们却看不到。

以二十几岁、尚未养育孩子的实习心理医师所能集结的智慧,我告诉这些可怜的人:“秘密就在于,你的管教必须始终如一。”

说这话时,我好像《圣经》里从山上回来的摩西一样,着急而又煞费苦心地要将所有的智慧告诉大家。在此过程中,有时需要小心谨慎地强调某些话语,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你话中的涵义与深度。这一点,摩西和我都了解。

始终如一,这个答案就是如此明显。

但我当时说这话时,可真是个大白痴。虽然这话出自好意,听起来也充满善意,但我还是很白痴。

直到后来,我有了两个儿子,一切就都不同了。现在,我对“始终如一”的定义是:如果我可以持续地抑制住自己想把孩子丢出窗外的冲动,那么这就是美好的一天。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只是次要的选择。

身为父母,不让自己崩溃,是你做任何决定的前提条件。如果现在我带着孩子去做咨询,却碰到一个像当初的我那样的医生,我会重重赏他几个耳光,直到打到他耳鸣为止。

“始终如一?”在他被我打倒,试着爬到椅子下面、拉长音像个婴儿般尖叫时,我会歇斯底里地高声叫着。我会说:“真是太好了,”接着再反手给他一掌,然后补充道,“我怎么都没想到呢?你真是聪明,太聪明了!”我会一直打,直到我的手又痛又酸,痛快至极为止。

所以,尽你所能地坚持始终如一,必要时再努力做到绝对始终如一。但是当你偶尔做不到的时候,也不要对自己太过严厉。

  法则6:务必作好教养计划

唯一会意外发生的事情就是意外,谁都不希望自己意外地成为父母。我曾见过许多意外当上父母的人,他们的情况都不太乐观。所以如果你不想如此,那么你请务必做好计划。

我这么说并非意味着你现在必须坐下来,进行诸如“新世纪商业企划”之类的练习。因此,你不需要写下12 页长的文件,来设定你可以达成的目标以及可预见的结果;你也不需要每年一次前往某个僻静的地方,埋头为前年的表现作评估(当然,除非你想以此为借口,把孩子丢给祖父母,自己独自前往某处度几天假)。

放松点,我不会要求你做上述那些没道理的事。不过,你的确需要一个计划。你需要时不时坐下来,想想自己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你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的发生。如果你正面临某些问题,那你就更需要花时间好好整理一下思绪,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你有哪些选择以及该怎么做才能让事情有所转机。这不会花费你太多时间,大约一个电视广告的时间便已足够,有时也可能会长一点。但无论如何,你都非常有必要这样做。

不过,现在你只需随时记得,你必须作好计划就可以了,因为接下来,我会在书中提到许多不同的教养计划。这些计划是我和许多有着不同问题的家庭一起制订并执行的,它将帮助你加深理解我所说的一切。

  法则7: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这是一条十分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法则。

无论孩子在做什么,当我观察他的行为举止时,我总是会认为,他的行为只不过是不同于言语表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简而言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沟通。

比如,孩子晚上爬窗户出走,其实不过是向他人表达一些言语无法传达的东西。由于他的词汇量还不多,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我,往往会借助行为来表达自身丰富的感觉。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用行动与人沟通的可能性远远大于用语言沟通。

因此所谓“坏行为”并非只是坏的行为,它还是孩子用以对话的方式。不过,只有在前面所提的5 个法则或多或少被忽略时,这种对话方式才会出现。

所以,对于那些你正为之烦恼的孩子们,我和你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挖掘出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即他们究竟想要什么。通常,如果你能够领悟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那你就已成功了75% 。

  法则8:不做完美父母,学会与混乱和平共处

最近,我和一个朋友聊到,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发生的巨大改变。他说他很喜欢听工作忙碌的专家们,比如医生和律师之类的,谈论养育孩子的话题。这些人大多相信养育孩子和坚持工作互不冲突,而且只要把时间规划得宜,就能让一切井然有序。总之在他们看来,养育孩子就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聊到此处,我们不禁对专家们的“天真”感到好笑。

有了孩子,就等于把混乱请到了家中。正如你不可能把握龙卷风来临的日期一样,你也无法事先安排如何度过养育孩子的疯狂时期。

了解并接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那么你将和混乱对抗。

带着一点冷静、一点禅意来与混乱共处,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件疯狂的事。

有几次,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在一瞬间,我家中的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3 小时前,我们正为一些小事争吵。结果孩子们先是发脾气,然后开始捣蛋,接着起来反抗,再后来彻底爆发。最后,就像讲述世界末日的灾难片中的某个桥段,大家四处乱窜、高声尖叫。

这种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个安静地方,等待这场暴风雨过去。不要和它对抗,因为在这种疯狂状态下你无路可逃,只能握紧你的舵,注视着罗盘,然后在暴风雨中等待大海平静。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桌上传来一阵温暖的咖啡香,男孩们都上床了,像刚降临世间的小天使般安详地睡着;而我的妻子也在电视机前睡着了。8 小时后,他们全都会再次醒来,然后我们会再次扬帆起航。不过此时此刻,一切都很美好。

学会与混乱和平共处吧!不然,你还能有什么选择?

  教养小叮咛

养育孩子的8 个简易法则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爱他,更要喜欢他。

3. 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

4. 为孩子立界线。

5. 管教要坚持始终如一。

6. 务必作好教养计划。

7. 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8. 不做完美父母,学会与混乱和平共处。

本文系本站()合作媒体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