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孩子喜欢“顺手牵羊”,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喜欢“顺手牵羊”,家长该怎么做?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7.0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的行为,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因为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聪明的家长该怎么做呢?

周六,小美带着2岁的女儿倩倩去同学家做客,同学家也有一个跟倩倩差不多大的男孩叫亮亮,一整天里,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晚上回到家,小美整理倩倩的书包时,发现里面竟然多了一本儿童画册,在小美的记忆里,她和先生并没有为女儿买过这本书,她问倩倩:画册是从哪儿来的?

倩倩一边玩着洋娃娃,一边用很轻松的口气说:“书是亮亮的”!

“哦,是亮亮送你的吗?”

“不是,当时我很想看这本书,亮亮哥哥不给看,后来,我就把它装进书包了,拿回家看!”倩倩的回答很诚实。

在一旁的爸爸当时就火了:“倩倩,没经过亮亮的允许,你就把他的东西拿回家,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这是------”

爸爸的“偷”字还未说出口,就被小美使个眼色及时制止了。

其实,当时小美也很生气,但她努力克制住火气,温柔地对倩倩说:“既然亮亮哥哥不给你看,说明这本书一定是他最珍爱的东西,现在,你把它带回家了,亮亮哥哥找不到书,一定很着急很伤心,所以,明天一大早,我们一起去把书还给他好不好?然后,妈妈再带你去书店买你喜欢的书!”

接下来,小美又给女儿讲了一番“属于别人的东西,为什么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面对女儿拿回别人的东西,小美如此温和冷静的处理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尤其值得点赞的是:小美并没有因为女儿的不当行为,轻易地就给她扣上“偷”的印记。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尚小,心理发展水平还具有局限性,他们大多分不清“偷“和“拿”的区别,而误以为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拿走”,这和抢他人玩具的行为是一样的,是幼儿的“自我中心”表现。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三座山”的实验:

先构筑一座风景优美的山模型,并让儿童从四个方向进行观察,然后交给他们四张侧景照片。再让一个布娃娃在山的各处走动,当娃娃停留在山的某一面时,让儿童展示一张布娃娃所面对的山的风景照。结果,受试儿童取出的风景照,确是他自己面对的那座山的照片。

由此,皮亚杰得出一个结论:“自我中心”的孩子,往往只注意主观的、即自己的观点,而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和接受别的观点。

所以,处于“自我中心”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思维受限,导致主观认识偏差,物权意识薄弱,常常分不清“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要尽早帮助孩子建立起“物权观念”,比如,可以在家里为他准备专用的物品:碗筷、毛巾、水杯等等,告诉他这些东西不要和人混用,教他建立“我的”、“你的”、“他的”概念。

其次,可以给孩子开辟出一个单独的房间或者角落,放他的私有物品,比如玩具、图书、文具等等,让其自己管理,同时教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领域,未经同意不能随便动用他人东西。

平时,父母也可以演示跟他借某样东西,比如说:“可以把你的文具借我用一下吗?”如果孩子同意了,要记得说“谢谢”,并按时归还。同时也教会他想要别人东西时,可以借或者自己购买,但就是不能随意占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是非与对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喜欢“顺手牵羊”,家长该怎么做?

遗憾的是,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不懂得幼儿心理,面对孩子“拿人东西”的行为,他们反应过激,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当的手段对幼儿进行管教。

前几天,我在超市就看到这样的一幕:结账时,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一个约两岁的小男孩,妈妈从购物车里一件件地往银台上放选购的商品,小男孩可能当时是无聊,眼睛被银台旁那些花花绿绿的口香糖所吸引,只见他顺手拿起一盒,端详片刻后,并未放回原处,而是一直抓在手里。

这一幕,恰好被当时站在一旁的防损员看在眼里,他留意到:直至那位妈妈付款时,小男孩也未将口香糖放到银台上。于是委婉提醒了家长。

当时结完账正准备牵着孩子离开的妈妈,这才低头发现儿子手里还拿着一盒口香糖,她赶忙又掏钱付了款。

走出超市大门,妈妈突然拽过儿子就打:“刚才脸都被你丢尽了,这么小你就学会了偷东西,长大了还了得!”

“我没偷,没偷!”孩子似乎特别委屈,他一边哭着躲闪,一边为自己辩解。

很显然,这位妈妈的做法是不当的,她把刚才孩子的行为直接上升到道德品质问题,为其扣上了“偷”的帽子,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他成年后的人格完善。

其实,孩子真正的“顺手牵羊”行为大多发生在上小学以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权意识,但还是做出“偷拿别人东西”的举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孩子虚荣心的驱使

虚荣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虚荣心比较强烈的孩子,往往是看到别人有什么东西,自己也想拥有。

2、为了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

一些家长因为平时工作忙碌,很少关注孩子,小孩子又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渴望被关爱的心理需求,于是,就故意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3、儿童追求冒险刺激的心理

儿童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心想:我偷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却不知道,感觉自己像是影视剧里的神偷一样,是多么刺激啊!

4、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些家长本身就行为不检,导致孩子受其影响沾染了不良恶习。

孩子喜欢“顺手牵羊”,家长该怎么做? 第2张

对于孩子“顺手牵羊”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找出原因,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其引导教育,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改正。

1、批评教育时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小偷”的帽子

孩子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当父母把他们的行为上升到人性和道德品质层面,同时扣上一顶“偷”的帽子时,反而会促使孩子自暴自弃。

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一天班里一个同学丢了东西,老师把全班学生都留在教室里挨个调查,最后发现是一个名男同学拿的。

此后,同学们都称他为“小偷”,这个男生一直备受冷落和嘲笑,后来,他不但没改正错误,反而破罐子破摔了。

鲁迅先生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以后,也做不了人。”所以,不懂得尊重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

2、教育孩子时,切莫采取打骂的过激方式

发现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父母一定要耐心引导和讲道理,千万不要脾气暴躁、冲动之下对孩子进行打骂。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父亲平时从来不给孩子买玩具,据说是不想让孩子养成从小攀比的习惯。于是,5岁的儿子就偷拿了超市的玩具,超市老板找上门来,父亲一怒之下,将孩子失手打死。事后,虽然父亲后悔万分,但孩子的生命却再也无法挽回了。

3、父母要信任孩子

一般情况下,孩子拿了别人东西,被父母发现并批评教育时,他们往往会进行解释。

比如,他说:“因为某某欺负我,我气不过,就把他最喜欢的东西拿走,让对方找不到”。

这时,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他并不是有意去拿别人的东西,而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但也要跟孩子讲清楚:即便这种行为是为了发泄不满的情绪,这样做也是不对的。

当孩子在内心里切实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信任时,更容易促使他们下决心改正错误。

4、适度、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一些父母对孩子管控过于严格,对于孩子正常的需求往往不能满足,而孩子多少都具有一定的虚荣心,当某种物品大家都有了,只是他没有,他就有可能采取其它手段获得。

前几年,很多小朋友都迷上了玩悠悠球,一个班级里,几乎所有的男生人手一个,只有图图的妈妈不给他买,同学还为此经常嘲笑他。

某天,图图去玩具商店时,趁人不注意就偷拿了一个装进衣兜里,但还是被老板发现了,逼着图图打电话,叫来了妈妈付款才放他离开。

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适度满足孩子的需求。

5、父母要树立榜样的力量

小伟的妈妈经常把单位的一些办公用品拿回家,一天,她在小伟的书包里发现了几个新奇的文具,一开始,小伟撒谎说是自己买的,后来才承认是偷拿了同学的。

妈妈生气地教育小伟,小伟却振振有辞地说:“你不是也经常从单位偷拿办公用品回家吗?”

可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的模仿对象首先是父母,因此,家长要时刻记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切莫处处贪小便宜。

发现孩子拿了别人东西,要给其讲明道理,及时归还并向对方道歉,这样,孩子就会在父母正确的言行中学会很多东西,改正错误。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所以,当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行为时,父母正确的管教方式很重要,世上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只要父母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相信孩子都会改正不良行为。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