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养食谱 > 百科知识 > 《妈妈养育心经》(选摘)

《妈妈养育心经》(选摘)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幸福的男女总要经历爱恋、结婚、生育的过程。生活的磨合、彼此的适应确是需要心灵的沟通与温暖。从恋爱的男女到洞房的新人、从陌生的你我到朝夕相处的家人、从浪漫温馨的二人世界到幸福忙乱的三口之家,生活带来的变化并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很快应变从容面对,心理调适的过程总是那么让年轻的我们那么苦闷,谁来关注过母亲的心理变化?谁来给养育中的妈妈一点心灵鸡汤?谁能给我们做一点心理指导?

《妈妈养育心经》(选摘)

第一章 预备做妈妈

1、优生优育要准备 (结婚前)

生活片段: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需要年轻的爸爸妈妈做计划和准备的。在结婚之前,我们一般都会接受相关机构的医学检查,如果夫妻双方都没有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病),或者不利于生育的疾病,那就可以准备要一个小孩子了。

看着周围的同龄朋友一个个都结婚生子,听着父母的催促和叮嘱,自己也开始想,也许是该经历这个结婚生子的阶段了。但是说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准备,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二人世界的生活都还没有好好体验,就要去承担起当妈妈的责任,去照顾一个那么小的孩子?真的没有心理准备。有时候感觉:我和他之间的二人世界生活也很好,两人相爱,彼此关心,安静而温馨,家里增添一个“孩子”,还有这样安静的生活么?我和他之间还会像现在这样和谐吗?

一次,和朋友应酬的时候,发现平时喜欢喝酒的那个女友怎么也不愿意喝酒了,大家觉得很奇怪,她骄傲地告诉大家:准备要生孩子了,所以要“封山育林”呢!在准备怀孕的前三个月她就开始戒烟戒酒了,早早地开始了生活调理,每天特别注意营养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并已经开始口服叶酸片。她还娓娓道来:缺乏叶酸的动物和人类子代可能发生多种畸形,引起DNA合成和复制障碍,从而引发神经管畸形(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从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是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关键时期。

是啊!其实怀孕需要做的准备很多呢。准爸爸和准妈妈不但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还要做好身体准备,更要进行新的生活规划。

妈妈心语:听有经验的人说,受孕的最佳月份是每年的7-9月,这个时期不容易感冒。怀孕三个月后,是秋末冬初水果蔬菜丰富,利于孕妇营养摄入,次年4-6月分娩有利于新妈妈顺利度过产褥期,尽快恢复身体。

专家评说:准备要怀孕的爸爸妈妈要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而吸烟、酗酒、喝咖啡、吃减肥药物、接受大量的放射线等都会对怀孕有影响。而如果妈妈带病怀孕还会危及胎儿。有些慢性病如贫血、高血压、肾脏病、肝脏病、糖尿病、心脏病、阴道炎等疾病最好是适当治疗好转后再怀孕妊娠比较好。

2、避免缺陷宝宝

生活片段:现实中总会有一些缺陷的宝宝带给父母和家人苦恼。尽管社会和家庭需要给予缺陷宝宝更多关爱,但是这些父母和家人所经历的辛酸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如果有机会能避免宝宝缺陷,年轻的爸爸妈妈谁不愿意多去做一些努力呢?我们身边的个例,亲眼看到的现实,总比书本上和电视中介绍的更具有说服力和启迪性。

儿童甲:男,9岁,身高体重等身体发育一切正常,但有轻度痴呆,反应迟钝。其母为了孩子求学,找了大大小小的学校好几家,学校都不愿意接收,后来找到一特教学校才勉强入学。每天看到孩子和忙碌照顾的大人,我们总会有同情和惋惜之心。

儿童乙:男,6岁,祖辈父母皆是高知家庭,孩子出生之后就觉行为异常,手脚变形,口角歪斜,长大后语言表达困难,行走障碍,全家老少为孩子的培养伤透脑筋,矛盾不断,后来孩子父母离异,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抚养。

儿童丙:男,8个月,因难产导致脑损伤,对声音等反应迟钝,头部不能扬起,手脚无支撑力,不会笑,不会坐。父母辗转在多个城市多家医院检查,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

、、、、、、

妈妈心语:尽管我们说来到人间的孩子都是天使,尽管我们说残疾缺陷的宝宝并不是孩子的错,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但是,谁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健康可爱?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如果我们有机会去避免宝宝遭受风险,我们为什么不去做一些努力预防悲剧发生?只要可能规避,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去创造条件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专家评说:出生缺陷是指孩子出生前在母亲子宫里就已经发生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在妈妈体内胎儿一般不会表现出代谢异常,一般脱离母体后胎儿的代谢异常才会逐渐显示出来。胎儿的行为异常在子宫内业不能发现,这些也是在生后才逐渐显现)。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先心病、兔唇、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异常导致先天智力低下(呆、傻)聋哑等。中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关键在于预防。一般采取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防止出生缺陷发生,如婚检、、遗传咨询、孕期保健、预防感染等。二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孕期内开展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等。三级预防:针对已经出生的缺陷婴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减少残疾或减轻残疾程度。

3、意外怀孕怎么办 ( 胎宝宝0月)

生活片段:这个月我觉得自己身体表现有些例外,好像有一点特殊情况,也许是感冒了,毫无经验的我还是和平时一样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根本不知道有个小生命已经偷偷地来凑热闹了。好多天后感冒还不见好。朋友发现我脸色不太好,劝去医院看看。检查结果出来后,大夫恭喜我说:“你有了!”我又兴奋又紧张,其实还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呢!

每天早上我六点多醒来,坐公交去赶单位的班车,由于妊娠反应严重,休息不好的我总是犯困,一上车就想睡觉,在车上越来越憋不住要吐,又怕班车上的同事看到了影响不好,只好强忍着到下车。随着身体的变化,每天坐车的过程成为最痛苦的经历。班车一到目的地,我第一时间会跑去卫生间呕吐到满肚子空空。问问先做妈妈的朋友说这是每个女人做妈妈必然的经历。我就只能默默忍受了。单位本身的政治性、权威性,对工作人员要求也很严格。我们工作节奏很快,办公室的电脑也多。每天下班,他总会去单位班车停车点去接我,一看到我难受的样子,他会心疼地对我说:“向单位请假休息,别去上班了,这么累对孩子不好!电脑辐射对胎儿发育有影响!”

我说我能坚持,其实自己的内心里也有矛盾。身体的不适自己可以克服,电脑辐射影响孩子的发育也可以尽量避免,但是我不能向单位提更多要求,比如换岗或者请假休息。刚刚得到的这么好的工作机会,放弃很可惜呀!走进这机关的大门,我一路并不轻松啊!也许暂时不要孩子,我可以在单位争取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可以工作得如鱼得水。但是当新的生命来临,要主动放弃她却下不了这个决心。既然孩子来了,我就想办法适应吧!

妈妈心语:女孩子在结婚前后要学习一些生理心理的知识,免得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还全然不知。女人的名字不是弱者,但是,实际的生活中往往需要女人做出牺牲与放弃。结婚、生育、养育孩子,传统以来就是女人的事情。不管你是职业妈妈还是家庭妇女都必须面对。生育也是女人一生最幸福的事情,需要谨慎面对。

专家评说:对于第一次怀孕的女人,经验的缺乏会让你们产生紧张心理,生育孩子是每个母亲难忘而幸福的生活经历,从现在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另一个自己,珍惜你与孩子的缘分吧!孕期的恶心、呕吐现象是可以适当缓解改善的,早上可以先吃一点自己喜爱的食品,但不要吃得太饱,觉得不舒服时可以喝点热茶、牛奶,在呕吐厉害时,避免进食温食,食后保持安静,多休息少运动。

第二章 准妈妈孕育心得

2、父母性格对宝宝的影响 ( 胎宝宝2个月)

生活片段:

宝宝妈妈:在部委机关单位的工作经历使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职业修养进步很快。性格开朗热情,政治上积极上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为人真诚大方,倡导家庭作风民主,教育子女重在“言传身教”、以理服人。心理素质良好,但对养育下一代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容易和意见不同的孩子他爸发生养育理念冲突。个人认为孕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绪将对孩子产生极大影响,但在第一次怀孕生育中并没有好好调理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补充:宝宝出生后,我个人觉得孩子在性格上遗传我的基因并不多,但在接受能力、进取心等方面好像和我相似。)

宝宝爸爸:多年政治历练体味酸甜苦辣,有强烈的政治个性,工作积极。性格比较顽固偏执,童心未泯,家庭责任感强。但应酬中酒桌自控能力差,信奉棒打教育,喜欢独断专横。好胜心极强,在家庭生活中也不愿意服输,缺乏养育孩子方面的理论知识,经常用物质满足孩子精神愿望,对孩子过分包容宠爱。他认为:女儿可娇惯,儿子要严教。对妻子怀孕没有太多准备,顺其自然,不会安抚孕期妻子。(补充:宝宝出生后,我们发现孩子性格很像爸爸,有点固执倔强,追求完美,性格内向不爱表达。)

妈妈心语:爱情是花前月下,婚姻是油米柴盐。现实的生活,性格的冲突,家庭的矛盾,使原本拥有美好情愫的两人,也会出现裂痕。为人处世的截然不同、教育方式的激烈矛盾、生儿育女的喜乐、生活方式的迥异,上演一幕幕家庭生活剧、、、爸爸妈妈的性格和心理直接影响着胎中的宝宝和出生后宝宝的性格形成,这些天生的遗传基因是影响每一个孩子个性的重要因素。

专家评说:父母的性格直接影响孩子。现实生活中,夫妻性格互补能较好地处理家庭关系和矛盾。但结婚后男女双方要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孕期是孕育胎儿的特殊时期,孕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对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孕母心境不佳、忧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以影响胎儿大脑发育甚至引起胎儿畸形,也是妊娠并发症的重要诱因。孕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自我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避免有害刺激对胎儿的影响。爸爸作为父亲的角色,在家庭环境中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利用男性的性别特征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或影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个性。

3、准妈妈心理调适

生活片段:因为有了BABY,很多生活计划都要开始。但是,这个时候的我,心理上的确有了很大的变化,喜悦和幸福也有紧张和矛盾。在忧虑自己的工作、事业没有太大进步的同时,对于自己即将生育带来的系列影响有些难以接受。怀孕,感觉自己变得那么丑了,怎么出去面对大众呢?宝宝出生后,家里需要人来照顾孩子,住房的狭小、经济的压力、实际的生活问题,各个摆在眼前。爱人倒是很看得开,他没有那么多的忧虑,他说努力改变,生活总会越来越好,让我不要想的太多,可是这些实际问题我能不想吗?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特别孤独,和爱人谈谈,他心情好的时候能给我鼓励和安慰,但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埋怨说女人事多,想的太多。而他的这种说法很容易引发我的情绪反应,我比较激动:“女人事多,那你给我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呀!”我的情绪波动经常让他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怀孕后我自己变化那么多?心里有烦的时候,找朋友聊聊天,写写日记,我把自己的怀孕感受和心情都表达出来,好像能找到一点心理安慰。

妈妈心语:记录怀孕生活的一切,这样可以帮助我看清自己的另一面。日记是个抒发自己感情及思绪的好办法,我就靠写养育日记度过自认为最难度过的孤独“孕期”。也许,当我回头来看的时候,发现这个时期也很有意思。若干年后,当我的孩子即将成立属于自己的家庭或者养育新的生命时,可能会对这些养育日记也有兴趣呢﹗

专家评说:妊娠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会使孕妇产生一些心理反应,主要有:1、矛盾心理,总感到妊娠不是时候,自己并未做好为人母的准备。表现情绪低落、抱怨身体不适等。丈夫除关心妻子饮食起居外还应多陪伴、多赞美她的母性魅力。2、接受心理 ,随着腹部的隆起和胎动的出现 ,孕妇真实地感受到孩子的存在。非常在意丈夫对孩子的认可 ,会对丈夫触摸胎动和倾听胎心感到满足。3、自我关注 :妊娠后可能会喜欢独处和独立思考。这种状态有助于孕妇做好准备应对妊娠和分娩 ,以接受新生儿的到来。但这种自省行为也会使丈夫感到冷落而影响夫妻间的关系 ,从而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孕妇也常会导致忧虑、烦躁、不安等心理矛盾。丈夫应理解孕妇的这种心理特点,好言抚慰,经常表达爱意,使孕妇在心理上获得体贴、安全、幸福的感觉,使其心理得到平衡。

4、胎教要不要? ( 胎宝宝4个月)

生活片段:我的腹部开始隆起,孩子他爸他能清楚地感受到BABY的存在了。我能感觉到他是疼爱孩子的,他有时低头伏在我的腹部和孩子说话,我让他给孩子讲故事,他就瞎编乱造,讲了一个大灰狼和小山羊的故事,但刚讲了三句话,就不知道下文如何讲了。孩子他爸有时也会凑过来听宝宝的心跳,每天都要快乐地亲腹中的孩子一口,边亲边叫:“宝贝!”他还开始给宝宝取了个小名叫“胖胖。”我们都在满怀喜悦等待宝宝的到来。宝宝时不时在我肚子里蹦、踢、展示力量:看我就要出来啦!

我的胎教工作一点也不马虎,买了很多儿童歌曲光碟、钢琴曲、萨克斯VCD,在家里放,有时一放就是几个小时,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电视机,播放中央三台的音乐 。孩子好像有感觉 ,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好像听到了天籁之声,就从睡眠中醒来了。听到欢乐的儿歌,快乐地舒展自己的小身子;听到柔美的钢琴曲,也会陶醉于其中的美妙。一些早教专家都说胎教很重要,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需要从胎儿期开始,父母之间爱的传递、音乐的启蒙、准妈妈的心理状态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尽管自己对胎教的内容也不太懂,但还是学着给孩子讲讲故事说说话听听音乐吧,对于我自己也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呢!

妈妈心语:《增广贤文》中有语: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古人以为妇女怀孕后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夜则听诵诗书,这样生出的孩子就能相貌端正、才智过人。当然,新时代的准妈妈一定要好好珍惜怀孕的幸福时光,准爸爸也要学会关心体贴孕期中的妻子。准妈妈要避免重体力活和情绪过于激动。我看过一些书上说,受过胎教的孩子有如下一些特点:1、不爱哭 2、能较早与人交往3、较早学会发音4、较早地理解语言等。 补:(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孕期给宝宝经常听的一首胎教音乐曲子,在宝宝出生后哭闹的时候,我只要播放这首曲子,宝宝立即不哭了,安静地听着音乐。)

专家评说:胎教还是很有必要的。新近的研究发现,妊娠20周的胎儿就已经具备听觉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特鲁布指出,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曲声甚至也有不同的反应。胎教的核心是调节母体在孕期所处的内外环境,避免胎儿受到不良刺激的影响,促进孕妇和胎儿共同的身心健康。具体方法可以从孕5个月开始,采取听舒缓的音乐、与胎儿说话、抚摸并使胎儿运动等多种方式,主动对胎儿进行良性刺激与交流,从而促进胎儿身体、心理和智力的发育。

5、产检别紧张 ( 胎宝宝7个月)

生活片段: 二月一日,我算了算日期,哈哈,宝宝已经有7个月大了,长的什么模样呢?五个月大的时候检查说胎位不正,不知道现在怎么样?我去友谊医院再做产前检查。不少准妈妈都在排长队等,,她们一边等一边交流经验,说说自己的怀孕感受。因为人多,我站的时间长,就感觉很累,我用手拍打我的肚子,旁边的准妈妈都笑:“你别老打他呀,宝宝在睡觉呢!”

妇产科大夫给我做的检查,我的胎儿的心跳是148,我的血压是120/70,宫高是29CM。现在孩子已经是头朝下了,大夫写的是“头位,浮”。宝宝的头围是26.2CM,是枕前位,腹围是24.9CM,羊水深是4.4CM,胎盘在后,脐带绕颈,预产期可能是在3月20日左右。大夫说临产时要注意。

听完大夫的讲述,我就有点紧张,“脐带绕颈”会不会有危险?爱人出差在外,身边有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越想结果越坏,紧张的心理一直陪伴自己。不过较早发现一些异常的情况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来做一些适当的调理。

妈妈心语:怀孕期间的准妈妈需要注意,孕期一定要去医院做常规检查,最好有家人陪伴,避免万一出现情况来不及采取措施。有家人陪伴,准妈妈心情会比较舒畅。那段时间我对脐带绕颈真是特别担心,害怕影响孩子的发育,或在生的时候遭遇危险。

专家评说:产前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讲,孕期要接受以下检查:

1、确定怀孕后要在医院接受早孕保健,2、在怀孕16-20周开始做产前初查,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唐氏(先天愚型)筛查、产科检查、阴道检查、血尿、白带常规、肝肾功能、淋球菌培养及梅毒RPR(必要时)筛查。3、产科复查主要包括测体重、血压、尿蛋白等,查胎位、听胎心、测宫底高度及腹围,估计胎儿大小等。

4、其他必要的检查:孕20周要进行筛查大畸形一次,孕晚期B超测胎儿各种生理数据与临床测数据综合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孕24-28周进行糖筛选试验。其实脐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多种情况。现代孕期保健医疗技术可以让医生在产前后产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诊断,并采取果断措施。

第三章 育婴生活心路分享

1、分娩时的妈妈心境 ( 宝宝出生)

生活片段:算算时间,孩子已经超过了预产期,可我的身体却还没有什么反应。今天我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结果不让我走,动员我在医院做剖宫产手术。我有些紧张,既害怕剖宫产的疼痛,也担心孩子在肚子里时间太长不好。就要手术了爱人却不在自己身边,我心里很难受。当接到他打来的电话时,我这个平时比较坚强的女人,在即将分娩孩子的时候,紧张、激动、 害怕、担忧的种种情绪突然爆发,焦虑不安。

清早,医生嘱咐我不吃早饭上午手术。九点多我开始进手术室上了手术台,麻醉师开始给我进行麻醉,她首先在我的背上打了一针,然后用针头在我的下腹部、大腿部探测:“痛吗?哪边痛一些?”我一一做答。麻醉约半个小时,我已经感觉自己神志还是清楚,但是身体已经少了一些知觉。年轻的麻醉师在耐心地陪我聊天、安慰我。等了一会,我预约的手术大夫妇产科李主任来了,我隐约意识到:自己的肚皮被切开,随后,李大夫和助产士王玲开始用劲地压在我的上腹部,约摸过了10多分钟,孩子才渐渐露了出来,李大夫双手把孩子抱了出来,孩子开始发出生命的第一声啼哭。这时候,我的疼痛好像已经不再那么厉害,终于松了一口气。医生告诉我:是个女孩!我很清醒地回答说:“好!”

孩子的哭声更响亮,护士们帮她量身高:46CM,测体重:5、8斤,穿衣服。我躺在床上等待下一个程序。听到孩子哭声的我不顾自己的疼痛,还在嘴里不停地呼唤:“宝贝,别哭!”其实,产后的虚弱已经使我睁开眼睛都很困难。

在我的潜意识里,以为孩子出来了后就能很快从手术台上下来,可是等啊等啊,医生们却还在忙个不停,此时也许麻醉药的效果已经失效,伤口痛的很厉害了,我是多么希望爱人或家人在身边;希望手术室安静;希望有人轻轻地安慰。但是家属们都只能在外面等待,爱人还在万里之外。我越来越焦虑,王玲大夫在一边忙一边告诉我:“快了快了,马上好了!”麻醉师也在身边紧紧地抓住我手给予我力量和信心。我清楚地听到李主任在叫:“镊子、剪刀、纱布、镊子1、2剪刀1、2,胎盘取出,准备缝线。”大夫在缝针的时候,我清楚地感觉到每一针都在痛。约摸到了12点,手术终于完成。手术后的我躺在担架上,已经有点不省人事,脸色苍白,睁不开眼睛,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说话,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妈妈心语:首次生产的妈妈之前可以多和生育过孩子的妈妈多做交流,多一些了解总比什么都不知道好。如果身体可能,还是尽可能顺产,这样对母亲的子宫恢复、身体健康、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等都有好处。另外,分娩前多了解生产的过程也很有必要,新妈妈应对分娩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专家评说:初次分娩的孕妇一般在临产时会出现下列分娩先兆:1)胃的压迫感消失 ;2)尿频;3)不规律宫缩;4)阴道流出血性粘液; 5)破水。孕妇要认识分娩的三个产程:从规律的子宫收缩到宫口开大10厘米为第一产程(16-20小时),胎儿娩出期为第二产程(2小时以内),胎盘娩出期(30分钟以内)为第三产程;产后观察(2小时)为第四产程。

2、实践母乳喂养 ( 宝宝出生3天)

生活片段: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生育的艰辛。几个好朋友一一来病房看我的时候,我说:“下辈子真不想再做女人了!”朋友们笑着说:“女人就是这样,第一次痛刚结束,又想生第二个了。”大家哈哈大笑。

在医院接受手术后的第三天,我可以吃点东西了,家人忙着买鸡、煮汤、做饭,给我张罗营养食谱补身子,大夫说:“现在就应该让孩子去吸妈妈的奶,否则她不愿意吸奶,母乳喂养最好。”我们就让孩子学吸奶了。

孩子已经知道什么叫饥饿了,我们开始进行母乳喂养,在医生的指导下让宝宝吸奶。我现在伤口痛的很厉害,身体无法动弹;妈妈抱着孩子,贴着我的胸脯;孩子呢,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奶头。阿姨只好用手来帮忙,阿姨猫着腰,弯着背,又要抱着孩子,还要帮孩子找我的乳头,孩子姿势不当,费劲得很,也累得哭闹不愿意吸母乳。我就更累了,本来伤口痛,浑身没劲,精神也不好,还要千方百计侧身过来让孩子吸奶,阿姨笑着说:“这简直是我和宝宝一起吃奶了,哈哈。”病房里的人都笑了。看来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一两天要实践母乳喂养真的是有些实际困难的哦,我深有体会。

这个时期的自己既是病人,也是母亲,既要面对治疗也要承担起当妈妈的责任,往往术后的痛苦与哺育儿女的幸福感同时到来,看着身边的小天使,你会和我一样,把什么痛苦什么烦恼都会抛到九霄,有了她,生命才有新的意义。

妈妈心语:母乳喂养,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一直都在强调。母乳的确很好很重要。新妈妈千万不要害怕什么身材走样,害怕奶水不好担心营养不良等等而剥夺孩子吸吮母乳的机会。当母亲为孩子授乳的时候,是女人最漂亮的时候。

专家评说:母亲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在分娩后的前1-2天分泌量少而稀,含脂肪少、抗体多,具有通便作用,可以帮助孩子顺利排除胎便,同时利于胆红素的消除,有利于孩子减轻黄疸。初乳中的生长因子还可以促进新生儿小肠的发育。母乳对宝宝的好处有:1、能够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2、促进认知发育;3、可以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4、可以降低儿童成年期患肥胖的危险性;5、可以降低特异反应和哮喘。母乳喂养对妈妈也有很多好处:1、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2、促进母亲尽快恢复体型;3、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4、哺育母亲可以减少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

8、做的还是买的?——老奶奶制造的笑话 ( 宝宝4个月)

生活片段:现在宝宝的生活多了些起色,每天,我和阿姨推车带宝宝去陶然亭玩,白天公园里很热闹,宝宝根本睡不着,许多老人和年轻的父母一见到宝宝,就高兴地来抱她,亲她,关心地问这问那,说这个宝宝真好玩。

有一天在公园门口,有二位阿姨匆匆从车上下来跑过来挡住宝宝的车,我吓了一跳,不知发生什么事情了,原来她们是要看看宝宝,我虚惊一场。一个阿姨抱着宝宝边看边亲:“哈哈!真可爱!真可爱!”她们的同伴男友也过来逗宝宝。

还有一次在公园碰上一个老大爷,热心地告诉我怎么带孩子,要打疫苗,要右手抱孩子,要喂母乳等等,老人家很热心,对育儿问题还有专业呢。

更有趣的是,那天我抱着宝宝在玩,宝宝戴着个小荷叶边帽子,趴在我的肩头睡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问:“做的还是买的?”我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后来宝宝醒了打了个呵欠,老奶奶惊讶地失语了,好久才叫:“天啦!这是个真孩子,真的!可爱极了,我以为是个洋娃娃呢!”哈哈,难怪她问我这个洋娃娃是做的还是买的了!

还有一位老奶奶,聊天时问我,这么小的孩子吃什么呀!我回答说:“主要吃母乳。”老人又问:“母乳是什么东西呀!”哈哈哈。老奶奶们制造的笑话真有意思呢。

妈妈心语:带着宝宝出门,您会和我一样得到很多开心和快乐的事情。老人的关心,年轻人热心,对你宝宝的关注真让人感动。

专家评说:生活中一点点有趣的事情,都可以让妈妈感到快乐。

9、添加辅食有窍门 ( 宝宝5个月)

生活片段: 家里很热闹,宝宝的生活也很有规律,现在除了母乳、喝牛奶,我们开始给她添加辅食。阿姨给宝宝蒸了一碗土鸡蛋,黄黄的嫩嫩的,宝宝很喜欢吃,阿姨喂宝宝有个习惯:把吃的送到宝宝嘴里后还是把勺子停放在宝宝的嘴边,今天我来喂宝宝,喂一口把蛋黄喂到宝宝嘴里就把勺子拿走放在碗里,宝宝忽地感觉自己嘴边缺少什么东西,就哭了起来。阿姨走过来开始喂宝宝,又把勺子放在她嘴边,她就不哭了,我对阿姨说:“你不能这样惯坏了他呀,这个习惯不好。”阿姨说:“先让她填饱肚子再来说习惯吧。”呵呵,看看,每个人就是有不同的养育方式。5个月的宝宝可以多吃辅食了,除了给宝宝蒸鸡蛋羹喂鸡蛋黄以外,我还买了一些亨氏和雀巢米粉回来,小宝宝可爱吃了。宝宝大一点的时候,我们还做蔬菜面和西红柿面条,宝宝很喜欢吃。把蔬菜切得很碎,面条煮的也很烂,宝宝吃起来软软的,味道不错,每次阿姨喂我吃完一碗,她就特别满足特别欣慰,比她自己吃还高兴呢。

宝宝5个月了,可以添加一点软的好消化的辅食了,我给她买了些亨氏的玉米糊,可能颗粒太粗,她不愿意吃。我们用勺子一点一点地刨着喂她吃香蕉,宝宝开始尝试着吃,带着试探的样子,后来发现味道不错,每天的吃量也越来越多。我们还用菜叶做了一些青菜水,放点冰糖,第一天孩子喝了100多ML,第二次就不爱喝了。楼下和孩子同龄的宝宝经常在一起玩,她们的妈妈问孩子吃什么了,我说吃香蕉了,阿姨们说:“这么小吃香蕉不会拉肚子吧?”没事,其实孩子觉得吃些水果很好呢。买了些亨氏苹果汁,小宝也爱喝。

妈妈心语:添加辅食是有窍门的,不要从一开始就给宝宝吃太多花样,要循序渐进。

专家评说:新手爸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要注意四个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后,除了观察宝宝的食欲、大便外,还要注意有无皮疹、呕吐等情况,明确宝宝是否能消化,避免引起宝宝的食物过敏。

10、奶粉和母乳的争夺( 宝宝5个月大)

生活片段:在发现我的母乳满足不了宝宝的需求后,我们就开始给宝宝添加牛奶,进行混合喂养。现在孩子不愿意喝牛奶,可能感觉牛奶有些异味,每次我给她喂牛奶时,她都用小嘴和舌头把奶瓶嘴给顶出来,然后不由自主地把头往我腋下蹭,也许还是觉得母乳好喝呢,不浓也不稀,不咸也不淡,不快也不慢,来得均匀而自然。倘若她饿急了我回来晚了,她迫不及待地一边用手抓我的衣服,一边张嘴寻找奶头。我感叹,孩子对食的需求就是人最本能的需求,她的焦急的表现可以体现这个第一需求的重要!

但是我的奶水不够喝,需要给孩子增加营养,奶粉无疑是不错的代乳品。我们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品牌好,大家都说应该吃好一点的,开始买桶装的雀巢能恩,后来买的是雅培。孩子他爸说要吃贵的,贵的营养成分应该更全面,阿姨说没必要吃太贵的,一桶奶粉只够孩子喝一个星期,相当于一百多斤大米的价钱,太贵了点。听了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建议,我也认为贵一点的奶粉也许营养元素还是要全面一些。一家人为了奶粉到底是选贵的还是选便宜的,买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争论起来,最后,还是孩子他爸的意见占主导。

妈妈心语:母乳当然好,但是在母乳不够的情况下,当母亲或宝宝患病时,或者妈妈外出与宝宝分离时,选择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是有必要的。妈妈要注意:A、奶粉开封后不宜存放在冰箱里,以免结块;B、罐装的奶粉打开后必须盖好塑料盖 C、奶粉开封后使用时间有规定,要看清楚D、奶粉在规定使用日期内也有可能结块,如果结快坚硬建议舍弃。

专家评说:注意:有以下疾病的妈妈不要给宝宝喂母乳:

A、 妈妈有严重的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的;

B、 妈妈有肝炎、结核病的不宜母乳;

C、 患精神病和癫痫病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的;

D、 妈妈服用避孕药或注射链霉素的。

12、预防产后抑郁 ( 宝宝6个月大)

生活片段:在我结婚前,曾经有个知己和我说起一个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同伴,在生育孩子后性格变化很大,失去生活的信心,非常悲观失望,可能是她的家庭环境给予的压力太大,公婆都希望要个孙子,而她生的是女儿,家里的气氛直接个她带来了刺激。我那时并不知道她得的是什么病,只是知道她生育后很不幸福,不开心,但自己和她相距遥远又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只能默默祝福祈愿她早日走出阴影,重新回归幸福。

但是没想到几年后的我,也走了一段灰暗的路。这个时候,产后情绪波动的我也有些郁郁寡欢,而一回想孕期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更觉得心里难受。为了生育,我自己体态变得臃肿,忍受了担忧之苦,他不但没有给我安慰和支持,给我力量和感谢,却一身轻松只顾着自己的事情。为了生育,我付出了太多,真不愿意舍弃!我越想越多,一连串的疑问和悲伤,开始弥漫我的头脑。苦闷、绝望的情绪迅速让我失去生活的信心,只是感觉自己真是可怜悲哀,进退两难。既没有办法和自己的亲人交流,也没有办法让自己排遣忧郁。可能是情绪过于悲伤,我开始剧烈地腹痛,在床上打滚。他要陪我去医院我不从,他只好把我背起来去了医院。过了约有半个月,我才逐渐恢复心里平静。不知道我是产后抑郁还是怀疑自己感情受伤?总之是一场危机、一场劫难。

妈妈心语: 产后抑郁症的妈妈往往是不能有效地照顾婴儿,对宝宝健康过分关心或因无法应付而自责自罪。有严重抑郁症障碍的妈妈可能有伤害自己或婴儿的危险行为,甚至怕连累了孩子、怕孩子受罪而杀害孩子。可影响婚姻关系,导致爱人心理健康的损害,而对宝宝的认知、情感联络和行为也产生不良影响。其实,身边的每个人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让她了解产后抑郁是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告诉她“您并不孤单”或“您不是个坏的或有缺陷的母亲”。可以开放性谈论一些有关问题,如与丈夫的关系,帮助她们安排婴儿照料,鼓励参加人际交往的集体活动,让她们有良好的心态来度过自己的特殊时期。

专家评说:产后抑郁是孕产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主要原因是激素的大起大落影响了神经传递物质的改变,导致情绪改变,当然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性格、遗传、对环境或保健服务的不满意、难产手术等都有关系,不是产妇所能支配。产后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爱落泪、失眠、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工作能力下降、精神不集中、多疑、无故忧愁等。病情多在一年内可以自然缓解,少数可以延长一年以上。预防产后抑郁主要可以在孕期加强教育,进行心理辅导,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好多种亲情关系。

16、断奶的感受 (宝宝8个月)

生活片段: 孩子8个月大了,我的工作也开始忙了起来,决心借着去大连出差执行任务的机会给孩子断奶。说起来感觉有点狠心,孩子还没有一岁就给她停掉母乳,有点犹豫有点不舍,心里好象觉得亏欠孩子似的。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母乳会有什么反应?会哭闹?会抗拒牛奶?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怎么办?作为妈妈的我,忙于自己所谓的工作,对孩子是不是太缺少关爱和照顾了?可是,如果不断奶,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很累,心情不好,奶水质量差了,这样对孩子也不好。下下狠心吧!

我出差了,带着一些担忧和留恋。电话里听家人说,刚开始孩子有点不太适应,她也许在想,怎么这两天我一顿母乳也没有呢?连续2天都是喝牛奶,吃辅食。第一个晚上哭闹的厉害,但是往往很饿的时候,家人就冲泡奶粉喂她牛奶,孩子咕咚咕咚一口气能喝完。后来就习惯了,不吵也不闹了。因为没带吸奶器,也没有吃什么药,出差在外的我只觉得乳房胀的很厉害,痛的不行,几天没有吸奶挤奶,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断了奶。从此,孩子告别了美味的母乳,我呢,也乐得清闲了。

妈妈心语:断乳期的妈妈心情是比较复杂的,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适应的情况,还要接受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的变化,有点微妙的心理情绪,患得患失。要是不和孩子分开,妈妈很难忍耐听到孩子的哭声而不动恻隐之心,有朋友和我交流时说,她是经历了断奶的种种困难,好几次才给孩子断掉的。

专家评说:推荐母乳喂养至4-6月。从乳汁的营养和目前社会女性工作的压力,孩子8个月可以断奶了。孩子4个月时就应该开始添加辅食,8个月断奶时孩子对母乳的依赖性会降低。

断奶对于母亲和婴儿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断奶不当可使婴儿的健康受到影响。如断奶过早,又不能及时地补充婴儿所需要的 蛋白质和热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小儿患病的机会。所以母亲要掌握正确的断奶方法,最好是慢慢来,让婴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突然中断哺乳。要先给婴儿适时添加辅食。或者让母亲暂时离开孩子1~2天,使孩子慢慢习惯。生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断奶方法,如强制母子隔离,或在乳头上涂抹药水、辣椒水、黄连水等吓唬孩子,强迫孩子不吃母乳,这些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都是劣性刺激,是不可取的。断奶后,如母亲感到奶胀,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也可用炒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 水煎当茶饮,3~4天即可回奶。

17、帮助宝宝学爬爬 (宝宝8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到了该学会爬的时候了,我们就教她爬,大人在床上做示范,孩子特开心地跟着学起来了,哈哈!看孩子一只手按在床上,另一只手来使劲,用身子带动脚往上一扬,立即前进了一大步,像一个训练的小战士匍匐前进,前面要是放个孩子最爱的玩具,她就会不停地往前进攻,呵呵。他爸在客厅里面铺开了席子,就开始对孩子进行魔鬼训练,他把手机放在前面诱惑,激发她一步步向前爬。因为会爬了,孩子身子比以前更加灵活了,所以经常在床上打滚,有时候一不小心,会滚到床底下,刚开始摔的时候都很紧张,担心孩子摔伤摔坏了脑子,后来几次没事,我们就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了,由于床和地面的距离并不是太高,一般情况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当然,家长一定要小心,并不是这样就完全安全了。曾经有个邻居就跟我讲过一件让人伤心惋惜的事:奶奶看管小孙子时一不留神,小孩从床上摔下来了,当时就口吐白沫,眼神失色,赶紧送到医院抢救了一周,孩子摔伤大脑了,留下终生残疾的遗憾。奶奶因此自责得再也不敢面对儿子一家,一家人的幸福与平和就这样在一不小心中丧失了,带给孩子的也是一生的伤悲。

妈妈心语:一般来讲,剖腹产生出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没有顺产的孩子那么强,因为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所以爬爬的训练对于她们来说更加重要。女儿小时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爬,当然,那时对她的特别训练也没有现在这么有经验和意识。所以,小孩7-8月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孩子多开展爬爬训练。

专家评说:民间谚语把婴儿运动发育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不过一般家长十分重视抬头、会坐和走步,忽视爬和滚。这项行为发育被忽略会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长大后会出现计算、学习、运动技能障碍甚至社会适应障碍,不会与人交往。爬行训练是强壮体魄、完善大脑功能发育的重要行为训练,有助于颈部、胸部肌肉及臂力和腰部腿部肌肉的发育,利于孩子走路姿势及肌肉张力的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神经系统的平衡发育。

28、培养孩子容易吗?

生活片段: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爸爸妈妈的家长角色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在“爱”和“管”之间,我们总是要付出百倍的心力和情感,去做一些自己认为非常必要的努力。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慢慢懂得:培养好一个孩子,真的是不容易。这个过程是爱的付出是“教”的积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是我们每个做普通父母的,也许在简单的生活体会与家庭实践中每天如在“流水线”做着相同的工作。其实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情感和精力、需要多少心血和代价、需要多少物质和金钱,我们很少有人去算计过。我从这些方面来梳理一下自己的付出:

情感付出:孩子是我们的希望,这种爱是没有回报要求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们心甘情愿为其付出的。从怀孕开始的希冀,到嗷嗷待哺婴儿的喂养,再到幼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学龄前的成长,学生时代的所有问题,我们都会调动自己最大的潜能,去给孩子施加影响。也许自己可以忽视自己的学业是否还需要深造,可以考虑创业的计划是否可以推后,也许可以为了给孩子的一件衣服放弃自己的购物选择,就是这个生命,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与压力。

知识付出:要培养一个孩子,家长需要学习,要选择好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人才。这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工作”,比任何一个职业赋予的实际内涵都要丰富。培养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启发孩子主动地对自己负责,帮助孩子设定目标,培养自主独立、自信积极、有好奇心、责任心等优点多多的孩子,不要惩罚失败、不要说教、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不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如此等等,我们家长既需要自我知识的完善,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来根据理论解决自己家里的实际教育问题,其中的辛苦,爸爸妈妈冷暖自知。

经济付出:关于经济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现实。有人估算在北京这样大城市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约需要50万元。我倒简单算了一下我培养孩子小学毕业的经济帐。因为我们工作忙,宝宝在幼儿园呆了4年,费用为:6万元,小学我们选择寄宿,生活费和住宿费6年费用约6万元。古筝和国画是我家遥遥准备长期学习的业余兴趣培养课。国画集体课340元一学期,不加上纸墨笔砚等费用,学习六年是4080元。古筝学习费用就更高,买架好一点的古筝要5000元左右,上课费用按75元一小时、每周一次课算,一季度费用为900,一年为3600元,先按六年算费用为21600元。以上费用共计145680元。这个费用一律不包括购买衣服、玩具、其他零用物品、吃洋快餐和其他零食花消。

当然,一个家庭为抚养孩子所需要的物质准备和精神投入是无法计算清楚的,父母所承担的养育责任和养育中的乐趣明显比这些重要,精神上的投入、体力上的消耗、、、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养育中的投入,而回报与产出,也许是未知数。那还要看孩子的努力与“造化”了。

妈妈心语:可怜父母心,孩子有竞争,不学还不行。都市生活给予了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也给予了激烈的竞争压力。求学要迈的门槛,迫使孩子和家长们早早地准备。课外班的学习既是为更好地求学打基础,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必要途径。有良好教育基础的家长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比人落后一步。

专家评说:以上的生活片段是一个家庭教育的缩影,代表了目前部分家庭的教育状况。培养孩子的爱好应结合当前的兴趣,需要不断地尝试并经历失败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爱好。培养孩子的爱好能够增加家长和孩子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的机会,这是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兴趣越广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动。父母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并给予他们鼓励。给孩子发言权。如果孩子对某个爱好感到厌倦了,不要强迫他继续下去,孩子也有权改变主意。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第四章 宝宝长大妈妈成熟

1、宝宝抓阄选姓氏 ( 宝宝10个月)

生活片段:每年的春节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我们总会选择不同的城市去感受过年的气氛。为了让选择能满足小孩子的愿望。我想了个办法,让孩子抓阄选择在哪里过春节,我用小纸片写了三个地名:北京、上海、杭州。然后搓成团放在手中抖了抖,让孩子抓,孩子觉得很新奇,伸出一只手来抓起一个,递给我打开一看:上海。反复几次都是上海,大家都笑起来,难道孩子这么喜欢上海?

同样,因为孩子的名字选择跟我姓还是跟孩子他爸姓的问题,大家也在争论不休。我们就说,为了公平起见,让孩子自己选择吧!我用纸片写了一个孩子他爸的姓,又写了一个我的姓,让孩子抓阄,孩子毫不犹豫抓了一个孩子他爸的姓,我觉得一次太偶然,又换了一下手法,结果还是他爸的姓。全家人都笑了起来,这是巧合吗?还是孩子心理已经有了血缘之亲?还是她有了选择的意愿?孩子也许觉得这个手法也很有意思,还用手势表示再要抓呢!

妈妈心语:孩子抓阄也许是孩子兴趣使然吧。

专家评说:家长和孩子参与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有利于培养孩子轻松愉快的心境,同时也加深了亲子关系。亲子游戏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是通过父母亲昵的与孩子接触,让孩子主宰活动的进程。在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要随着孩子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使孩子能不断受到挑战,产生更浓的兴趣,释放出更多的笑声。

2、母女分别的思念 ( 宝宝11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去外地游玩了,我真的十分想念;而一旦和先生发生不愉快,我就更加想孩子。几千里之外的孩子,好像也和我有心灵感应,离开妈妈她就开始生病。我常打电话去问孩子情况,有趣的是我采取了电话跟踪的方式,孩子和老人没有带手机,但是她们一到哪个城市,我就能打电话找到她们,他们说我有卫星定位系统呢!我好想宝宝快点回来啊!昨夜梦见了我的宝贝。恍惚中说是在家里,恍惚中又说是在我工作过的单位门口,阿姨正牵着孩子的手在前面走,我出差回来,还有几米远,我看到了孩子那蹒跚学步的背影,叫了一声:“宝贝!”孩子猛地回头一看,是妈妈!阿姨告诉她:“宝宝,你妈来接你了!”我跑过去仔细地看着她:胖胖的脸蛋,扎个小辫子。她一看到我,也兴冲冲地跑过来,边跑边叫:“妈妈,妈妈!”“啊,宝贝!”我一把把她抱到怀里,她真陶醉了。可一觉醒来,我才发现身边空空,孩子还在那个遥远的城市呢!前段时间总听孩子他爸说梦到女儿了,我不相信男人有那么想孩子,可今天我也梦到了,我才发现孩子的确是父母难以分开的宝贝呢。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宝宝回来那天,家里那么热闹那么温馨。在分别的2个月里,我和爱人都从心理上成熟多了,更加理解带孩子的不易,更加疼爱孩子。这二个月,宝贝正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是最难的啊。宝宝更依恋父母了,这也是分别的收获。孩子一回来,看到熟悉的家,终于拉起我的衣角要我和她玩。

妈妈心语:儿女是父母心里永远的牵挂,不管是天各一方还是近在咫尺。多点关心多点爱,适合每个人每个家。

专家评说:母子分离会带给孩子心理焦虑,但也会给孩子带来新的生活体验。当最亲密的妈妈外出或离开时,孩子会感到不安、恐惧、害怕、忧虑,常用哭闹宣泄自己的不安。分离焦虑是孩子对于被抛弃的忧虑,对安全的一种需要和渴望。分离焦虑从1岁半到2岁半最为强烈;3岁以后,随着孩子认识能力增强,焦虑明显减轻。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多数哭闹不止、有的闷闷不乐、有的出现吃手、尿床的情况、严重的可能出现厌食和反射性呕吐等,不同的孩子表现不同。一般来说,性格开朗、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一切较轻,让孩子看着妈妈走,让孩子逐渐适应分离或熟悉新环境,让孩子多交朋友,.妈妈避免“不要孩子的”不良暗示会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分别可以让孩子体验重聚的快乐。

3、教宝宝学走路 (宝宝1岁1个月)

生活片段:宝宝已经有一周岁一个月了,开始正式学步,在公园的草坪里她想走了又怕摔倒。她挣脱了大人的手,跃跃欲试地跨动脚步,可是怕摔,心里害怕不敢走,三步并作两步地赶紧扑到了爸爸怀里。我把她刚学走路的样子,咿咿呀呀说话的声音,甚至换尿布的样子都拍摄了下来。过了几天,宝宝已经不需要大人搀扶,自己能走十步远了,平时的晚上,我们几个大人围坐在家里,孩子想往我们的方向走去,想走到谁那里去都可以走了,每一个人都用温暖的怀抱迎接她,她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迈去,她学会了转身,站在原地,一个脚先迈步向后转,又走路回到原点继续向另一个大人目标怀抱走去。孩子走路越来越稳了!大人们看到她走路的模样都十分欣慰。

带孩子练习走路是我们经常的训练项目。通常,我们在公园的一块小草坪前让孩子练习走路。刚刚学走的孩子打扮得也很漂亮,我给她穿上了蓝色的裙子,带了个小毡帽,孩子穿新衣服的感觉也很好呢!在草坪里,她抱着一棵大树很陶醉,她抬起头,看看天,看看参天的树,低下头,看看地,看看绿绿的小草,然后透过树缝和我一起捉迷藏。孩子还学着爬石阶,爬上去又下来,爬个十几个台阶,玩的真痛快。

妈妈心语:此刻的孩子还不知道长大以后的生活之路有多么幸福或艰辛,但是生活的道路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成功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孩子学走路的这段时间,看管的大人会比平时更累,孩子老想挣脱大人的手自己独自走,大人担心孩子摔倒,顾虑很多。建议学步孩子最好不要购买使用学步车,一是使用时间不长,小孩一般几周就慢慢有走的感觉,大人扶扶就可以了,另外,有些学步车质量不好,孩子如果滑行快,很容易摔倒。

专家评说:孩子会走路前完成了很多准备工作,从体型上完成了婴儿到幼儿的转变,腿部有了足够的力量,开始学习站立,并逐渐学走。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刚走路时平衡性差,采取两腿分开、两脚朝向内、胳膊向两侧摊开的姿势有助于保持平衡。孩子学走路是他们迈向独立的第一步学走路时,不要急于给孩子穿上鞋子,否则会影响足弓的发育,买鞋时最好买软鞋,要给脚趾留足够的空间,宽度要合适。

7、“奶爸”的粗暴教育 ( 宝宝1岁5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他爸总是在出差,全国各地跑。忙碌的他对待孩子也没有什么好脾气。孩子正在爬桌子,他本来拿苍蝇拍正打苍蝇,突然,在对孩子一点口头警告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往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揍了2下,我和老人看见了都心疼得不得了了,脱掉孩子的裤子一看,屁股上留下了两道红红的伤痕。孩子痛的咿咿呀呀直哭,我气急败坏地往孩子他爸身上揍了两拳头,说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懂事居然揍的那么狠,我心疼的哭了,他爸觉得很没面子和我打了起来。他拳头下手重,孩子和我都受了伤。

女儿和她爸爸睡觉,因为蹬被子被他爸揍了一顿,他的暴力我是领教了。女儿的皮肤很痒,可能因为天气干燥,身上长了些小疤。当爸的没有安慰和关心,就用暴力对付孩子,这太不对了。现在的她最依恋的是妈妈了,一步都不想离开我,我走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她想要我亲手给她洗澡,换衣服,拿文具,拿笔和纸,她画画、写字,要我作陪。我拿了一些快过期的面包片带她去小区的池塘边喂金鱼。孩子站在一边喊:“金鱼,你们饿了吗?你们冷吗?天冷了你们怎么不加衣服呀!你们是和妈妈在一起吗?和妈妈在一起真好”。

当爸爸的对待孩子的确是缺乏比较科学的办法和耐心。只要看到宝宝哭,他就会着急地高声大叫,表现出心烦意乱,不太会采取正确的办法让孩子停止哭声,反而因为他的急躁是简单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好像使我们都没有太多的耐心和精力来陪孩子一起成长。一旦遇到孩子哭闹或者有点小脾气,爸爸会不耐烦,老人批评我们说,你们这年轻爸妈比孩子还不懂事,孩子闹你们闹的更欢。呵呵,这点我们虚心接受。对孩子的不同教养方式、不同的处理态度产生的分歧,家庭生活琐事的沟通障碍,使宝宝的爸爸选择了比较极端的“父爱表达”。

妈妈心语:对孩子适当的严格要求是需要的,但是暴力从来不会让人屈服,暴力的教育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也学会暴力,即使孩子目前处于弱势,惧于暴力,但幼儿心理会形成微妙变化,影响她的成长。

专家评说:大多数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是最糟糕的管教方法,打骂意味着你给孩子负面评价,研究发现,从长远角度来讲,打骂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甚至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经常挨打的孩子逐渐会用撒谎的方法来掩盖他们的错误。对于与爱人在管教孩子上有分歧的妈妈来说,要找出一种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管教方法,要有明确分工,最好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和时间处理你们之间的分歧,要学会相互鼓励对方,不断改进管教方法,鼓励丈夫参与。

17、培养宝宝阅读习惯(宝宝2岁3个月)

生活片段:2岁多的宝宝开始爱上了学习。孩子他爸从广州出差回来了,带回了一把吉他,孩子马上高兴地说:“我要弹琴,我弹吉他!爸爸给我买了吉他!”我们还买了一台万信早教机,装上电池,插上卡片,里面就有声音,卡片内容很丰富,有识字、游戏、儿歌、古诗、数学数字、加减法,还有科学乐园、祖国地图等,孩子会跟着读,还可以自己测试成绩,这个电子老师真不错。平时在家里,我会找一些儿童书籍,和孩子一起看,培养她的学习习惯与阅读的兴趣。 孩子受了我的影响,也喜欢看书,喜欢阅读,偶尔会沉醉于读书的快乐之中。

孩子学习的欲望和进步带给了妈妈的心理满足。我常常想:自己的个人感情遭受淡漠与冷待,但起码还有自己的孩子与我能心心相通,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她带给我的除了心理上的满足,还有未来的希望寄托。

当然,也有些让人高兴的场景可以分享。在王府井书店,一到了儿童书架,看到那么多新书,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女儿特别高兴,顺手拿起一本原来就会的,读了起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对面正好有两个外国阿姨也在选书,见宝宝这么投入,她们笑眯眯地看着她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聪明!”这下子,孩子更得意了,打开一本又一本书,抬头看看那两个阿姨的表情,又开始“读”了起来,她还等着她们的夸奖呢。可是当我真正让她坐下来给她讲故事时,她又静不下来了,她背着小奶牛小包包走来走去,我悄悄地告诉她:“宝贝,你刚才把书拿倒了!”哈哈哈,孩子只顾自己表演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把书都拿倒了呢。

妈妈心语:小孩子喜欢学习,也喜欢别人夸奖,这么小的孩子拿倒了书还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有学习的爱好就好。其实我家宝宝的阅读习惯培养的比较早,我从她2岁多开始就带她去图书大厦看儿童书,去少儿图书馆看书,给宝宝将书中的故事,让她对书产生兴趣。实践看来,和她同龄的小朋友相比,她的阅读能力较强,识字较多。当然,这与她能静下心来学习也有关系。

专家评说:大人的鼓励与夸奖对儿童产生激励作用。常常阅读的孩子内心世界一定会很丰富。阅读能让孩子获得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能让孩子学会思考,能让孩子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孩子本身的阅读经验来选择孩子读物,如提高语言能力的、培养优秀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开阔孩子视野的、培养生活情趣的、提高实践技能的等等。

第五章 面对养育难题与困惑

1、 全职妈妈当不当 ( 宝宝5个月)

生活片段:从怀孕生育到照顾孩子生活,这其中的乐趣与烦恼,是每一个做妈妈的都要面对和感受的。但孩子来到你身边以后,你才发现,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基本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了以前的自由和随心所欲。出去聚会,你会牵挂她;外出购物,你会想着她;一些远行的计划,你不得不因为她太小而取消。当看到孩子终于一点一点地长大,“全职奶妈”的你是否和我一样,总觉得老待在家里缺少点什么?是不是也感觉脱离了社会?整个成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面对的是奶粉、尿布、衣服、厨房,无论你有多少创意和想法,你都只能在这个家庭的舞台上展示。当然,这也许是每一个女人成家生育后都必须面对的,可是,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种色彩吗?离开工作单位,离开领导同事,离开我们展示自己的另一个舞台,心里会有多么复杂的斗争!如果遇上一个善解人意的丈夫,他也许理解你的心理,明白你的付出,深知你的不易,支持你的“复出”,遇上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的爱人,他也许“好心”劝慰:“别去上班了,那么辛苦那么累,挣不了几个奶粉钱。”也许会说:“就在家里好好照顾宝宝吧!我给你发工资。”还有的根据家里实际情况说:“你去上班,孩子没有人照顾怎么办?你会放心保姆一个人在家看孩子?”总之,束缚妈妈们的因素很多,简直可以让你“无处可逃”。

妈妈心语:其实全职妈妈有全职妈妈的烦恼和快乐,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自己实在接受不了这个角色,我需要社会舞台。我曾和先生自嘲说:我的才情,岂能被尿布淹没。全职妈妈当不当,这是每个妈妈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的职业规划作出计划与选择。尽管一些专家发表过不少理论意见,全职妈妈对养育子女的影响等等因素,但我还是要说:如果可能,妈妈还是去上班吧,这样你也许能带给孩子更多的社会经验或职业影响。

专家评说:其实全职妈妈也有很多好处:1、可以全身心照顾宝宝,宝宝发展得更好。年轻的妈妈们毕竟文化程度较高,对科学养育观念的接受快。2、有利于家庭的稳定,自身健康。人精力有限,而要把精力分散到家庭、宝宝、工作上,难免会有疏漏。3、能给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当然,一个妈妈出去工作会让她与外界产生一种关系,透过工作,锻炼性格,得到自我完善,职业妈妈也有自己的优势,既可以工作,又做家长培养孩子,可以同时履行这两个职责,能锻炼做好家长和做好员工的能力和技巧。也许还可以在两个角色中找到互通。

2、重返职场不犹豫 (宝宝6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他爸总是忙碌地频繁出差,他一出去根本顾不了家,家务和孩子都交给了阿姨和我。我生了孩子,上班间断了那么久,如果还不想办法迈出去,真担心自己渐渐被社会淘汰了。自立意识比较强的我感觉还是要依靠自己来想办法,我不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都荒废了。我决心东山再起重返职场。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使我更有信心。

带上了自信出门,重返职场的路很顺利。我得到通知安排去一个单位任负责人,家里人都很高兴!阿姨鼓励我说,我是一块金子,在哪里放置多久都不会被尘土笼罩,不会磨灭光泽。的确,我觉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并不容易,有了孩子以后,身上多了责任和负担,必须重出江湖,立足社会,延伸自己的社会价值。我喜欢上班,职业精神很好,神采飞扬,永远自信。

自从产后踏上单位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变得非常忙碌。单位近期在人民大会堂有活动,我需要参与策划活动内容,做现场筹备,根本没有时间来顾及家庭和孩子。爱人忙,我也忙,我们之间越来越没有了交流。无奈的生活,忙碌的工作,让时间把怨气消磨,笑对每一天的清晨,整装出发。这就是我。

妈妈心语:为了生育女人有时候不得不放弃工作,在目前职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全职妈妈要重返职场会面临很多困难:个人心理的调适、儿女生活的照顾、家庭关系的处理、、、、、、遇上理解支持的爱人可能境遇会好一点,遇上大男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的会反对妻子工作、排斥妻子与外界过多联系等等,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工作重心,这样既可以给普通家庭带来收入,还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重返职场不要犹豫!

专家评说:职业父母能带给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有能力为家庭作出贡献,,调整自己为家庭投入,不要认为只有陪在孩子身边才能教育好孩子. 一个好家长不是随时随地陪在子女身边,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这样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自主和与人合作的机会。

3、孩子生病如何快捷就医?(宝宝1岁3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一岁多时有段时间湿疹长得很厉害,用了一些药都不见好,我在网上查到首儿网站上介绍首都儿研所自己研制的肤乐霜效果很好,但只能自己去医院开药购买,孩子他爸就去儿研所给买回来一些给孩子涂在脸上,效果真的很好,用了一两天湿疹就没有了!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遇到一点点问题就去医院是很不方便的。一些育儿网站上有很实用的帖子和那么多新手妈妈的交流,的确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时尚养育方式,渐渐地在年轻父母中普及开来。养育的困惑,孩子生病的烦恼,只要打开电脑,敲敲键盘,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

可能是吃海鲜的缘故,有一次我患上了急性肠胃炎,又吐又泻,去医院里输液,孩子可能吃了我的奶水也感染了也开始拉肚子,一天拉很多次。我很着急,喂黄连素他吐,一闻那个味道就反胃,我只好去上网求助大夫,问我这么大的孩子可以吃什么药。大夫在网上回答说可以吃妈咪爱、思密达等,我在网上看到有些爸爸妈妈也发帖求医说也有孩子这么大的孩子腹泻吃这几种药的。孩子吃了孩子他爸买回来的妈咪爱,我又喂了乳酸菌片,还吃了点小儿黄连素,终于好了。看来网络求医真是方便、快捷。

妈妈心语:网络生活,时尚便捷轻松。既能免去车马奔波之苦,又能节约医疗费用,还能最早确诊对症下药。当然,此类网络交流不适于大病急病,遇到紧急情况,还是去就医为好。

专家评说:网络求医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不过大多患者不懂医,往往不能在网上清楚表白自己的病情,以使网络医生难以能很快给你诊断和建议。网络求医时要注意不要开口就讲你得了什么病名,先说你的个人发病情况、过程、治疗经过,虽然通过网络可以学到更多的医学常识,有时也治好了病,但有病了,肯定不能只按网上说的办,也不能单纯靠经验来片面推测判断身体状况,而胡乱地买些药。这是对自己身体健康非常不严谨的态度,也是非常危险的。

19、“我姓磨,名字叫磨蹭” (孩子6岁7个月)

生活片段:带孩子的过程,就是妈妈性格磨砺的过程。结婚生育前,我是个超级“急”脾气,办事利落,风风火火,可是有了孩子以后,自己的脾气和性格都有了改变。

阿姨根据女儿平时的表现的情况,给她取了个别名:“快递”和“漫游”。孩子有时候叫“快递”,我们呼叫她,希望她能给找个报纸,拿个水杯,孩子要是快速利索,反应迅速。孩子也有慢的时候,不管是他爸和我还是阿姨呼叫,总会回答说:“等一下等一下。”干事情慢吞吞,我们都开玩笑叫她“漫游”。哈哈,大家都说这名字取得很贴切呀!特别是孩子长到四五岁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对妈妈的话总是不能积极响应,我们家里就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生活场景。大人在喊:“宝贝,你又光脚丫了,快去穿鞋!”五分钟过去了,也许孩子还没有回应。即使有也是这样的:“等一下!”“宝贝,该关电视了,超时间了。”“等一下,我再看五分钟。”“孩子,洗澡时间太长了,你会感冒的。”“我等一会再出来。”“你看看钟表,上学快迟到了!”“我还没换衣服呢!”、、、、、诸如此类事件,的确让我很伤脑筋。特别在早上上班时间很紧张,或在带孩子上课外班时,我几乎要发疯。有次我带女儿去上古筝课,眼看上课时间到了,她还不准备拿指甲,忙着吃薯片。我提醒以后,她还说:“等一下。”我马上脱口道:“我看你该改名字了,你姓磨,名字叫磨蹭。或者就姓“等”,名字就叫等一下。”孩子笑了,马上准备上课进入状态。

妈妈心语:也许是家里大人多,对孩子发号施令的人太多,而老人几乎都是“命令”的口吻,少有征求孩子意见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面对大人的呼喊采取的措施就是“拖拉”。后来,孩子爸爸针对孩子看电视总是延时、做事拖拉等行为,制定了一个家庭做事规则,用文字写出来贴在墙上,孩子感觉有规可循了,好了很多。

专家评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类型,对环境适应缓慢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共同促进改正不良习惯。可以在一件事情要结束前几分钟提醒孩子,让孩子有思想准备,做好结束工作前的准备工作。让孩子意识到拖拉会产生的后果就好了,可以找机会让他感觉自己错了的结果,不要什么都替他们着想,总在提醒。妈妈的作用不是“定时器”,不要总帮孩子解决问题,孩子自己承担了“拖拉”的后果就会吸取教训。

20、给寄宿的女儿的第一封信 ( 孩子6岁6个月)

生活片段:女儿寄宿的第二个月,接二连三因为寄宿和学习的事情,我与她发生激烈冲突,我采取的强制教育措施也给她带来了一定的阴影。其实不论是她还是我,这段时间心情也不好。我晚上都在做恶梦,梦到自己的孩子被打。

怎么办呢?当面道歉?我觉得有失母亲威严;再次批评教育她?效果不一定好。写信也许是个好办法。我给女儿写了一封信送到学校,老师说她看了后哭了,我的信让她知道自己前段时间真的表现不好,太倔了,有些字她还没有学,不认识,我就把这些字的拼音注上了。以下是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遥遥:你好!妈妈是第一次这么正式给你写信。但愿你能理解我的心。我想:我的乖巧的女儿一定会好好地读完这封信,一定会改正自己任性、倔强(juejiang)的缺点,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爸爸妈妈送你到学校寄宿(jisu),并不是我们不喜欢你,是为了给你寻找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里有你最喜欢的老师和小朋友,你们可以每天在一起快乐地玩耍(wanshua),愉快地学习,学校会培养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如果不寄宿,我们家离学校很远,你需要很早就起床,你会睡不好,爸爸妈妈每天工作也很忙,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你。我们相信,在这里,你会学到独立,学会自立,学到理解,学会尊重(zunzhong)。和每一个小朋友好好相处,你就会得到比在家里更多的快乐。

前几天,你的表现有点让我不满意。你想要的小印章,我们可以在周末有时间的时候一起去买,但是你非得在星期五那么晚要求我去买。你知道周五我要回家做饭,要洗衣服,要辅导(fudao)你的作业,你不知道妈妈有多忙吗?

没有满足你的愿望,你就在车上大哭大闹,你知道这样多危险吗?路上那么多车,如果妈妈开车一旦分神,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制造(zhizao)交通事故,那样的话,不但是你和我,还有其他很多人都会受影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以后,请你在向爸爸妈妈提要求的时候,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上想想:“爸爸妈妈是否有时间?是否方便?是否我真的那么需要?”“除了我要的东西,爸爸妈妈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样想想,你就不会那么任性地要求我们了。我想,你会慢慢懂事的。一个好的孩子最先学会的应该是尊重,尊重父母、尊重长辈、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给你选择的学校,是非常重视素质(suzhi)教育的北京重点小学,有很多的学生都希望进去就读的学校。我和你爸爸现在送你到这里来上学,就是希望你长大了能有学问、有见识、有礼貌、有出息。我相信我的女儿,会越来越聪明(congming)、越来越优秀!”

老师告诉我,女儿看完信难过地哭了,老师也看了这封信,很感动,还把这封信保留在学校,说开家长会的时候也要大家学习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呢。

妈妈心语: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有自己的见解和主意,不再是什么都言听计从了,有逆反时期的叛逆情绪。爸爸妈妈在教育中一定要注意方式,严厉的教管后一定要有和风细雨的感化,让孩子理解你的用心、你的关爱。

专家评说: 生活片段中妈妈采取与书信交流的方式来和孩子做交流,是可取的办法。孩子在学校寄宿,母女之间一周见面不会太多,母亲在家里会做一些教育方式上的反思,孩子在校也会有思考,看到妈妈的信以后,孩子会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理解母亲的意思。能起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8、有个性的父爱表达( 宝宝3岁 )

生活片段:不知道男人一般是怎么表达感情的,总觉得家里的男人表达父爱的方式不太正常,在宝宝小的时候他很少有正面引导孩子的时候,不是讽刺打击就是暴力相加。孩子心理受挫的次数多了,对爸爸产生的不是依恋是害怕与拒绝。

我有时问孩子:“宝宝,爸爸爱你吗?”孩子回答:“他不爱我,他讨厌我。”我们全家人都面面相觑。孩子他爸就是这样的性格,从来不正面表达自己的感情,对老人、对我对孩子从来都不会说点好听一点的话,他有时候故意激怒有点逆反心理的女儿:“我不喜欢你了。”女儿一听这话就很受刺激。

有段时间,孩子知道我很忙没有办法照顾她,她就转移目标每天都恋着阿姨,一时半会见不到她就急得哭!阿姨真是“保姆服务”什么都为孩子照顾得特别仔细,孩子不见阿姨就张嘴哭了,孩子他爸听见哭声烦,我也烦说:“你有没有妈妈?”说完这话,原来我才发现我自己吃醋了,因为孩子叫“阿姨”叫习惯了,跟我在一起她也脱口而出叫“阿姨”了。她又哭又闹,爸爸狠狠地揍了她屁股,她屁股都发麻哭得更厉害了。反思一下自己工作后好象的确是照顾女儿的时间少了很多。

他在不停地出差,永远在不停地跑,我们的意见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现在我感受到的只有矛盾赌气和彼此的冷漠。不知道等孩子大了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越来越了解他的个性。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也许使他成为一台每天满负荷运转的机器?家里复杂的关系已经让我神经有些衰弱。孩子偶尔能带给我一些安慰。女人需要的是关心和爱,而我得到的是冷漠和伤害。教育产生的分歧,家庭生活的沟通障碍,使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正常交流。刚愎自用的他什么都听不进去,还说棍棒底下出好人。什么年代了,对儿童教育还抱着这种思想。

妈妈心语:家庭教育的分歧,生活小节的各异,很容易让年轻父母发生争吵。最好是夫妻之间彼此都留一点空间,不要期望谁来改变谁,生活实践后得知:谁也改变不了谁,要想生活过得去,只能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愿意建造一个家,就是大同。其他的细节,都是可以商量的。有人说结婚前睁大眼睛,结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笑曰:还是把两只眼睛都闭上吧。

专家评说:父母对孩子教育分歧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之间性格的差异和处理问题的态度的区别,需要的是双方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尽量达成一致意见来管教孩子。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可以认可分歧,积极对待分歧,在孩子不在你们旁边时可以开诚布公讨论你们对养育的想法和感觉,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对方的观点。二是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另一个家长的坏话或让她们在父母之间传递信息,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威胁你的配偶,这样容易让孩子把威胁当做解决问题的手段。

15、兑现孩子的承诺 ( 宝宝3岁8个月)

生活片段: 孩子他爸的无意中一句话,成了女儿等待的借口。他说给孩子买蛋糕回来的,可是下午没有见到他的人影。原来他去了河北。女儿却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过爸爸会给我买蛋糕的,小朋友还问她是不是吃了蛋糕?女儿不好意思地回答说,爸爸是逗我玩的呢。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是他给女儿穿衣服、洗脸、早上送她去上学,下午接她,女儿和爸爸的感情也很好。要是哪天下午他没有去接,女儿到家里没有看到他爸,她就会哭了给爸爸打手机。爸爸没接电话,女儿就急的哭。我给孩子他爸发了个短信:“女儿想你想得哭,你打个电话给她。”爸爸真的打电话来了她才不哭了。晚上睡前她问我:“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要等他,等他把蛋糕带回来。”我说:“他要明天才回来,你就安心睡吧!”“不,我明天不去幼儿园了,我要在家里等爸爸。”女儿说。“啊?在家里等你爸?在家里等一天蛋糕吗?老师和小朋友都会想你的!”我说。可是孩子真睡不着,想等爸爸回来再去幼儿园。半夜里她又醒了,对我说:“妈妈,我梦见爸爸了。”

直到第二天孩子忽然发现教室外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听到了爸爸在呼唤:“女儿。”爸爸接着说他买回了蛋糕!女儿非常地高兴!晚饭后,我们开始吃蛋糕,孩子他爸点燃了生日音乐盒,蜡烛亮了,气氛很好,其实今天谁也没有过生日,家里需要的就是一点快乐的气氛!我们都特别高兴!家里好久没有这样的欢声笑语了!爷爷奶奶平时不爱吃蛋糕的,今天也都说这蛋糕真好吃!

妈妈心语:记住: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如果有承诺一定要兑现。否则,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会一落千丈。家里有时候是需要营造一点温馨气氛的。一个蛋糕、一张卡片、一个笑话,都能给家人带来快乐。

专家评说:一诺千金!别轻易给孩子承诺,你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就一定要实现。受父母影响,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诚实,说话算话,值得信赖的人。反之,他就会很轻浮,常常失信于他人. 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特别是做不到的事情,而答应了的一定要做到,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孩子才可能信任、明白它的分量。

16、妈妈,你要对我多点关心多点爱 ( 宝宝4岁 )

生活片段:孩子偶尔唱起了在幼儿园学会的一首儿歌:“我是一个乖孩子,爱哭的孩子不是我”。早上我们迎着晨曦漫步在小区,开车唱着儿歌或用英语对话,快乐地上学去。

孩子的贫嘴更让人没有丝毫办法。晚上是她最活跃的时候,她一回家会问:“妈妈,今天爸爸回来吗?”我说出差了不回来,她就想在我房间里睡觉,我说:“你在这里睡那我就走了”,孩子耍赖了:“妈妈,求求你别走,我爱你,妈妈。”我们听了都笑,真是不忍心拒绝呀!

我生病感冒了,怕传染给孩子,要求孩子别和我们睡,孩子可能和我睡习惯了,不愿意和阿姨在一起。她开始教育我了:“妈妈,你要对我好一点,多点关心多点爱!”看看这家伙,把广告词都用上了,逗!

孩子喜欢和大一点的小朋友玩,邻居豆豆大一点找她玩,她很高兴。他们可能约好了第二天再一起玩。孩子回来高兴地对对我说:“妈妈,我明天有事。”“什么事呀?”我问。“我明天七点和豆豆去小滑梯玩。”第二天一早,她醒来一看时间七点半了,她说她要迟到了,哭了,赶紧给豆豆小朋友打电话,结果他还没起床呢!又去他家按门铃,阿姨告诉他:“宝贝,你记错时间了,是一点约会,你记成七点了。”搞笑。儿童约会比大人还守时哦。

妈妈心语:儿童的世界永远快乐而单纯!和她们在一起,你可以和她们一样什么都别想,尽情享受简单生活,宝宝在生活中的语言台词有时候真让我欣喜!

专家评说:了解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也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爱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母亲爱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1)爱要大胆,爱孩子是母亲对孩子施教提条件,母亲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归属感。2)爱要严格。母亲对孩子如果只爱不教不管,那是害。3)爱要全面。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母亲要全方位地爱孩子,关心孩子。母亲要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协调一致,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束手无策。

22、妈妈,求求你别离开我 ( 宝宝4岁7个月)

生活片段:上班后,职业妈妈会面临很多的实际困难。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要哺乳,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会依恋地撒娇,让你难以离开家门、离开孩子而步入行色匆匆的职业妈妈人群。我就是这样子,上班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很累,希望孩子能和老人睡,给我一个安静的空间,孩子总是让你心爱地无法拒绝:“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永远在一起。”在每一个早晨,我悄悄地醒来,蹑手蹑脚地洗嗽,满以为今天可以悄无声息地离开家门时,孩子往往象个精灵的老鼠一样,揉揉朦胧的睡眼,掀开温暖的被窝:“妈妈!”呼唤的一声让我又喜又惊。有时候,孩子心情好,会让你轻松地离开家门去上班,有时候,孩子会赖皮地围绕着你不放。我曾经有过无数个借口:“孩子,你喜欢看故事书吧?妈妈上班挣钱给你买!”“孩子,你知道么,妈妈单位的阿姨都在等我,有很多事情要找妈妈呢!”“我家的宝宝最乖了,昨天吃的巧克力就是妈妈单位的阿姨奖励你的!”“孩子的玩具就是妈妈用上班挣的钱给孩子买的。”孩子听懂了,就会说:“妈妈,那你去上班吧!挣钱给我上学,给我买玩具!”有一段时间,孩子什么道理也不听,就十分依恋地对我说:“妈妈,求求你别离开我,我离开你会死的!”好长一段时间,孩子只要看到我和她一分开,她就会这样说,真是让我奇怪,孩子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妈妈心语:分离焦虑有那么严重吗?还是小孩子耍赖的表现,用这样严重的词语要挟妈妈?

专家评说: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在一定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分离焦虑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职业妈妈需要很好的解决与孩子分离的问题,一般来讲,用言语交流、和她讲道理,孩子一般都会理解。对于孩子这样的语言表达,可能是受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者故意引起妈妈注意,妈妈不必太在意,只要适当引导就行,也许孩子过一段时期就不会这样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教育观点、态度不一,容易形成孩子对某一方的依赖心理。

第六章 学习管教与家庭教育

1、选择幼儿园的烦恼 (时间: 宝宝3岁5个月)

生活片段:女儿就快三岁半了,该入园求学了。现在家里管孩子的人太多,孩子反而太娇气,养成一些坏习惯,要去幼儿园培养好习惯。我们正在考虑选择幼儿园。去小区里的双语幼儿园吧,这是私立幼儿园,第一年每月托费是1180元,还有每年3000元的赞助费,以后每年每月托费是1480元。开车去了航天一幼和二幼,这是公立幼儿园,一幼主要考虑接收航天部的内部子弟,名额早满,二幼还可以报名,每月四百元,每年3000-6000元的赞助费不等。后来又去了21世纪实验幼儿园,硬件设施还可以,就是接送太麻烦了,他爸说要是每天都要走那么远,实在太累了,到底去哪里呢?我也很犹豫。

后来准备让女儿去上空军的蓝天幼儿园,但因为小班没有整托,我只好联系了另一家幼儿园,已经把学费都交完了,他爸又说离家里还是太远,接送不方便,还是决定在小区里的双语幼儿园上吧。我在小区里组织了大概有十几个孩子准备集体入园,我挨家挨户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起草了一个与幼儿园谈判的意见函,召开了2次会议,效果还不错,小区里的人大都知道我在做这件事情,带头解决大家需要解决的入园问题,就一些集体入园的优惠条件与园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组织大家去幼儿园跟幼儿园长最后谈判后,我们办理了入园手续。幼儿园的宣传单上写的是保证“浸入式半日英文教学”。我和其他孩子家长觉得无法保证,因为目前幼儿园有三个班,但只有一个外教,且宣传单上承诺的加拿大外籍教师也变成了澳大利亚的,现在只有一个。园长还承诺了一些事情。我们就确定入这所双语私立幼儿园了。

妈妈心语:选择公立园还是私立园,一直是家长的矛盾。在北京,这几年公立幼儿园名额紧张,大家都千方百计往里挤。私立幼儿园有些收费高的离谱,师资流动频繁,教学质量又无法保证,的确是家长们头痛的事情。在大城市生活,教育的难题、医疗的难题,就如一块块难啃的骨头,大家都要去啃这些骨头。

专家评说:选择一家好的幼儿园,孩子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逐步学会自立是大好事,在孩子入园前让他们和家长暂时分离做好准备,向幼儿园咨询了解一些纪律规定,确保没有体罚和羞辱孩子的惩罚再送孩子去。.

8、旅游路上父母育儿伴前行 ( 宝宝4岁1个月)

生活片段: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孩子他爸独自带上女儿开车去青岛和烟台,这是当爸爸的第一次单独带孩子出去旅游。女儿和爸爸相伴表现很好,孩子的吃饭、穿衣、睡觉等一切都由他爸打理。他们去了蓬莱阁,参观了张裕葡萄酒厂。女儿还自制了一瓶葡萄酒,大家都夸她很听话,就是爸爸给她扎的小辫有点丑。爸爸第一次独立带宝宝外出旅游,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旅行,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这几天的确是有点辛苦。女儿对于自驾车长途旅行比较适应,但是坐久了车她也会叫嚷:“肚子疼肚子疼。”尽管没有妈妈在身边,但是孩子玩得还是很开心。

我因为要加班,没有办法和他们一起出发。为了体验海滨假期,我忙完单位的工作来不及喘口气,背上行李包出发赶去机场飞去烟台和他们会合。在威海的刘公岛,历史上的甲午战争纪念地,我们看了甲午战争的电影,感受了中国历史上抗日英雄的豪壮气概,看到那炮火纷飞的画面,女儿非常震惊。尽管她对历史还什么都不懂,但是看到黄海和大炮后,开始对什么是战争有了点启蒙和认识。在黄海海面,我们乘坐的军用舰艇溅起的水花,让孩子看到了大海的另一种风景,煞是好看。我和孩子一起分享旅游的快乐,相对而言,我和孩子语言沟通的比爸爸和孩子交流的要多一些。

孩子的旅游表现也化解了我和他爸之间不悦的结。在旅行中,父母分工育儿的体验和实践,各负其责的养育,少了在家里的分歧和矛盾,的确是很有收获。

妈妈心语:父母各自分工育儿,采取一对一的办法,是一些家教研究者推行的好办法,有利于各自感情交流,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得到的是来自父母不同的爱。

专家评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管教方式,让孩子独自感受不同的管教办法对于孩子的个性成长很有帮助. 共同抚育孩子就是要父母双方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必须言行一致。如果父母互相尊重,那么双方都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对方,并且不会介意分歧的发生。孩子不难理解父亲有父亲的方式,母亲有母亲的方式,孩子不会对此感到困惑。糟糕的是:一方家长试图过度牺牲自己向另一方家长靠拢因而丧失了自我,或者为了孩子父母相互较劲,反而让孩子控制了整个家庭,一旦家长学会重视分歧并相互合作,那么在共同抚养的过程中就会充满欢乐并能共同承担责任。

14、父母不同家教观的碰撞 (宝宝5岁2个月)

生活片段:在孩子5岁的一段时间,十分迷恋于手工制作,每天从幼儿园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家里寻找各种各样的原材料,酸奶瓶、透明胶、小水瓶,彩纸等等,她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创意和想法,各种各样可爱的造型或玩具在她灵巧的小手中制作出来。我看了以后,一般都会鼓励她:“做得真漂亮!”特别是她用彩泥捏的一些小动物,逼真极了。还有她简笔画的马、鹦鹉、小鸟,实在不错,就连我这个当妈的也自叹不如。在肯定夸奖孩子的同时,我一般也会鼓励她做一些难度更大的小创造,有时候会和她一起做做手工。

当然,每天沉迷于手工,家里的卫生与整洁难免会受影响。浪费透明胶带或双面胶也在所难免。有时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会惹孩子的爸爸来责怪:“你还玩这些玩意,把家里弄得太乱了,你不能写写字看看书吗!”孩子一听会有一点情绪,感觉自己做错了事。而这个时候,父母不同的意见往往会产生冲突,我既不能让孩子觉得爸爸说的可以不听,又不能当着孩子的面陈述我的观点,有点为难和尴尬。孩子这时候会主动寻求我的帮助,会来到我身边,躲避爸爸的责备。

妈妈心语:我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就是学习,游戏或者手工就是学习,有创意有想法的孩子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父母之间的教育分歧应该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相互交流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专家评说:片段中妈妈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游戏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创造性,能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孩子身上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家长应当相信孩子,放手培养,多给鼓励。

孕前饮食禁忌
饮食常识
美食文化
饮食调理
中医养生
美食资讯
奶粉知识
四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