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为什么要“动”别人的奶酪

孩子为什么要“动”别人的奶酪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4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的孩子动了别人的“奶酪”!最近很多家长向我咨询这个问题:他们上小学的孩子似乎喜欢偷拿别人东西,这些父母还都不断地强调:“我物质方面没有少他呀?为什么会偷东西呢?”

其实我们对偷窃的恐惧很容易理解:害怕孩子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部分时候我们通过严厉的威胁和斥责来努力影响孩子。我们无法想象这些方法其实多么没用,很多时候只能加速孩子堕落的步伐。

把孩子当成一个未来的罪犯来看待和描述,是最能有效的把他们送上犯罪道路的方法。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他是如何丧失了区分自己和他人财产能力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矛盾,但是具体的导火索却是五花八门。
偷窃的动机可以差别很大,我们很少能意识到真正的原因。孩子其实也不会知道,因为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只是郁闷的等待惩罚。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偷东西时,孩子会报以固执的沉默或令人困惑的“不知道”。没错,孩子就是不知道。因为很多需求深埋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

孩子为什么要“动”别人的奶酪

但是如果你想帮助孩子,你就要究根问底。你必须弄明白孩子偷东西是想获得你的注意,还是进行报复,或者是他获取权力的手段,等等。

获得权利

“你偷了东西之后什么感觉?”我这样问一个拿了学校实验室里器材的9岁孩子。

“伙伴们都崇拜的看着我;所有人围在我身边;我觉得我被温暖包围了”。孩子满脸陶醉。

身边一起咨询的父亲准备撸起袖子赏他一个大嘴巴,我扬了扬手制止了他。

我问父亲:“平时在家里你都会因为什么打孩子呢?”

“犯错误就打啊,有时候我心情不好也会打。”父亲有些尴尬。

“那母亲呢?”

“别提了,比我脾气还暴。你说我儿子在家特别老实听话,怎么在外面总是这样?”

在家中,孩子被压抑的权力欲望,在外面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虽然产生了一个坏习惯,但是同时也平衡了他的心理,避免了他患上精神分裂这些严重的病。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行为也是他在救自己。而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权利和关注,不要用打骂或者压迫式的方法教育孩子。偶尔还可以开开家庭会议搞搞选票之类的活动,既能增进感情,培养自尊,还很有趣味性。

获得刺激

很多犯罪行为的最深处,都有一种非要摸老虎屁股的倾向。

在偷偷摸摸做事情的时候,会激发我们的肾上腺素,让我们兴奋起来。

这种兴奋带给我们的快感可能远大于正常的完成这件事。比如:占点小便宜,用些隐蔽的手段获得利益,偷情,或者一些不可描述、花式各样的性爱方式。

而相比之下,孩子拿个东西获得刺激感,甚至没那么高。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满足孩子的“刺激感”需求来解决偷窃行为的发生。举个例子:带孩子去冒险,去游乐场,去看解密的书籍和游戏,都是很好的方式~

没有成长好的自我感

什么是我的?都应该是我的,整个宇宙都是我的,我喜欢的都是我的。这个是婴儿时期的典型表现,也就是俗称的:自我中心。

孩子为什么要“动”别人的奶酪 第2张

这类型孩子没有完全的形成,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他人的概念。

有一次一个妈妈跟我说,她喜欢检查孩子的日记,每天放学要翻孩子书包,孩子所有的东西她都会随意翻动......要知道这个孩子已经初中了,而母亲的这种不断突破孩子自我边界的行为从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这种习惯来源于母亲自身的“不安全感”。

孩子很诧异:为什么我的东西,我的母亲可以随意动,是不是代表着,别人的东西我也可以动,所以孩子学会了动别人的东西。

对于这个类型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小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而作为家长,我们则要以身作则:在动孩子东西之前,先去征得他的同意。“妈妈可以看一下你的本子么”,“爸爸可以看一下你的书包里面么”等等。

获得关注

其实这一点已经不限于偷窃这个单一事件了,有一部分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或者出差在外,所以基本没有时间陪孩子。

孩子为什么要“动”别人的奶酪 第3张

而一些孩子则会通过犯错误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家长也会觉得匪夷所思,但其实这不是孩子设计好的,这是孩子的下意识行为,是一种鬼使神差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潜意识。

有一次在给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做咨询,当天由于应激事件,我的心情比较差。孩子捕捉到之后,他就采取了一些破坏性行为来试图引起我的关注,比如冲我泼水,破坏东西,砸一些玩具等等。是因为他发现:似乎表现好是应该的,而只有干点什么出格的事情才会获得我们的关注。

对于这类孩子,建议家长采取积极关注的方法:关注孩子身上的所有部分,没有什么是应该的,表现好,题做对了(即使是一道普通的题),就是应该表扬和关注。如果孩子表现好你都不关注和鼓励他,他还能怎么做呢?只能冒险了。

或许很多时候,孩子偷了东西家长并不知道,抑或孩子也不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知道我偷了东西。有的时候就算我们不采取行动纠正,这些孩子还是会慢慢成为令人尊敬的人。谁小时候没干过一些不当的事情呢?

最后,偷得多了、偷得大了,家长定会担心不已。不过我们如果自己激动愤怒,就无法帮助孩子;因为我们不再是孩子的朋友,也就无法理解孩子。让孩子自己单独承担不当行为的全部后果是不正确的。我们和种种其它因素构成了孩子的生活环境,我们一定要努力发现,孩子一个行为背后必有需求,他在冒着被批评的情况下,仍然想要获得的,究竟是关注还是权利?是刺激还是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