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来源:小宝贝儿网    阅读: 2.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暑假里,为孩子们举办的各种比赛如火如荼。钢琴赛、唱歌赛、绘画赛……据统计,从今年7月放暑假到现在,广州市大大小小的少儿比赛已经超过了百场。涉世未深的孩子,从小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竞技比赛,而作为家长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面对比赛呢?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让孩子明白参赛目的

有很多孩子是被家长拉到各种比赛场的,他们并不太清楚站在一个大大的台子上被四周的人看,还要卖力地表现是为了什么。事实上,有时候为什么让孩子参加比赛,就连家长自己都不太清楚,他们只是觉得,最好什么东西也别让孩子错过。放假在家准备升小学三年级的明明对记者说,放暑假以来,他已经参加了包括围棋、英语和钢琴的三项比赛,每次比赛前都是紧张地准备,“这个假期过得不开心”。

专家认为,应该说,让孩子多参加比赛有很多好处。比赛所传达出的竞争观念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比赛”和人类的诞生一样自然而来,人类的一生其实都离不开比赛。但是让孩子多参赛不是为了追求名次和功利性的结果,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利用比赛提高自己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会面对竞争,甚至面对失败。

中山大学心理学教授肖计划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任何情况下,让孩子先知道“为什么要做”是最重要的。因为,明确的动机是前进的动力,而盲目地参加比赛只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陷入徒劳无益的陷阱里。

  利用比赛调动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自然的状态下是容易散漫懒惰的,而比赛则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时间的有限性、条件的限制性和结果的排他性。其实,比赛把人生的很多问题浓缩在其中,在比赛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第2张

据专家介绍,小孩子最容易有“磨蹭”的毛病,其实这就是人类自然性的一种体现。而如果家长善于利用比赛带来的竞争气氛,孩子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了。其实,在比赛中锻炼孩子的能力未必限于大家熟知的特长比赛,生活中也可以想办法创造比赛的氛围。比如说,如果早上孩子不爱起床,刷牙也磨磨蹭蹭,聪明的家长就可以和孩子搞个“起床比赛”或者“刷牙比赛”,小朋友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如此一来,孩子的小毛病就容易被改掉了。

  分析、鼓励胜于比赛结果

对于大型的特长比赛,比赛后的总结远比比赛本身更有意义。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我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失败的问题在哪里?哪些“门槛”成为了前进的障碍?然后帮助孩子找到答案。

专家提醒家长,对于比赛的结果,家长要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进行总结。比如说,孩子在一个赛跑活动中只拿到了最后一名,家长应该肯定孩子说:“哇,宝贝你太棒了,你参与了比赛,本身就是值得表扬,而且妈妈也看到你尽了全力,妈妈真为你骄傲!”小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常用正面的、肯定的语言来进行教育,就容易养成孩子乐观向上的性格和自信的态度。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因为事实上,没有人愿意输。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他不是胜者,但是爸爸妈妈一样爱他、重视他。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第3张

此外,家长也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失误和其他孩子的成就做比较。孩子很清楚自己在哪方面不如别人,这样的比较只会让他对自己更没有信心。在引导孩子参赛的时候,还要注意尽量让孩子先从简单的、容易的比赛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项目进发。

专家提醒:帮孩子 家长别犯糊涂。据专家介绍,在引导孩子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的家长们容易犯以下的错误:“包办代替”、“带头犯规”和“失望呵斥”。要警惕哦!你不要成为其中之一。

  包办代替型:

小学四年级的刚刚被妈妈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被呵护备至,也被妈妈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在刚刚的记忆里,“所有的大事发生的时候都有妈妈的影子”。最近刚刚的班上搞了个手工制作比赛,妈妈觉得刚刚笨手笨脚做不好,干脆大包大揽,帮刚刚剪了个剪纸让刚刚送去参赛了。

专家酷评:大包大揽的家长其实是非常不自信的。真正有水平的父母,能够微笑面对孩子的“无能”,让孩子自由选择如何去行为,亲身感受行为带来的酸甜苦辣,因为“包办”的结果只能延迟孩子的幸福。

  带头犯规型:

“下面,3岁组宝宝的拿球比赛开始,请妈妈和宝宝们做好准备!”在一场“开发宝宝智力”的比赛活动中,主持人规定,妈妈可以跟在宝宝后面保护宝宝,但不能帮助宝宝拿球。可是“预备-开始”的口号喊过之后,好几个的妈妈基本上是“越俎代庖”,两只手几乎是“提”着宝宝前进,有一个宝宝差点被自己的妈妈给弄摔了。

专家酷评:带着孩子以犯规的方式取得比赛的胜利,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虽然宝宝只有3岁,但是小小的心里已经有了最初的记忆。即使一时没有印象,在这样的家长的教育下成长,孩子以后也会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

  失望呵斥型:

欣欣的妈妈和爸爸感情不好,于是妈妈把所有希望和快乐的来源都寄托在欣欣的身上,从欣欣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她到处赶场子般地参加各种比赛,从学校组织的演讲赛,到社区组织的各种游戏,为了培养欣欣的“能力”,妈妈试图让欣欣不错过任何一个比赛。而如果欣欣表现不好,就会得到妈妈非常严厉的训斥。

专家酷评:欣欣的妈妈采取了一种“似是尽力培养孩子的方式”。其实孩子无形中成了爸妈不幸婚姻的牺牲品,不但要被迫做很多事情,还要因为做得不够好而被训斥。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可能会非常不自信,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其实,对孩子来说,“呵斥”也是一种暴力。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